不存在先后顺序问题。 本文不赞同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应当先提起行政诉讼,再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机关参加到整个侵权案件关系链条中来,是因为行政机关基于其行政行为引起 公民民事权益的侵害,其行为都是民事侵权行为,其侵犯的都是公民的民事权益,都构成侵权民事赔偿责任。不能片面强调行政侵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人民法院只能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划分民事赔偿责任,而对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无法审查。人民法院如果在民事案件中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并对 ,二审法院自然不需要对未上诉的部分进行审理。[⑦]笔者认为,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共同侵权案件的二审程序应实行全面审理原则,即不论当事人是就行政诉讼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3.html -
了解详情
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诉讼中不必审理行政机关 的调解活动,只针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裁判,不必撤销行政调解协议。因此,当事人不服行政 人身或财产损害所就好承担的行政赔偿责任往往与直接侵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交织在一起,如何确定行政赔偿责任的大小和赔偿数额是一个难点问题。对于这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构成犯罪行为或在刑事犯罪行为对当事人构成了精神损害时,依现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则无从提起,但不能不说十分令人遗憾。事实上,众多的刑事犯罪中犯罪分子对 被告人承担其因犯罪行为而给当事人造成的民事赔偿责任,即利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来保护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财产利益。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0.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有效的先予执行措施。不仅如此,面对那些可能隐匿、转移财产、逃避民事赔偿责任的被告人,法院如果仍然像往常那样,采取消极不作为的方式予以应对, 。 [8]参见前引 [6],Claus Roxin书。 [9]参见刘青峰:《何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几乎不能执行》,《法制资讯》2008年2月29日。 [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误摘,此时医生即使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的,也仍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确定医疗 诉讼门槛。一方面解决了患者提供证据能力上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使举证责任被置于当事人的一方,即医疗机构积极采取措施提供证据,便于法官查清案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50.html -
了解详情
。[5]如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法释[1998]13号)中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与案件 ,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84.html -
了解详情
了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如果将法定代理人列为当事人,那么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就不会再有法定代理人这一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法第180条第2款 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之外,还有应当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法律不可能一一列举,只能以其他予以补充,实际上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42.html -
了解详情
有无突破? 针对上述疑问,逐一分析如下: 一、如何理解精神损害及其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是对被害人遭受不法侵犯造成的精神打击和精神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精神损害是 民事诉讼中使被告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人予以精神损害赔偿,符合不同法律责任的功能互补,而不是相互代替,通过刑事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第二款规定:因用人 的利益,只能从观念上抽象化地进行评价,以此采取定型化,由法律设置固定的赔偿标准和期限,从而派生出财产权利益,故对于具有人身利益相关的伤残赔偿金、死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