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一种违法所得数额,是指取得型财产罪(包括部分经济犯罪,如金融诈骗罪)中,将他人的财物转移给自己或第三者占有、所有的数额。这种违法所得数额与被害人的 条规定: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19.html -
了解详情
恶化的行为。从此种意义上说,我国刑法第234条将故意伤害罪表述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确实存在漏洞,有必要借鉴德国刑法的规定予以修改。 不过,应当注意,在没有损害 的,不宜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在殴打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下,不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般应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15)可见,我国的通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9.html -
了解详情
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 医院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的,或者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开车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5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 罪根本区别在于,前罪具有伤害他人朝故意,其死亡结果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没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过失致人死亡。司法实践中,依据案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025.html -
了解详情
逃逸处以3至7年有期徒刑。(4)行为人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的,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其一第一次肇事后,逃逸途中只注意吸取教训,而 人重伤的行为。(1)客体不同。交通肇事罪侵犯的是交通运输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则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交通肇事罪危害后果中的致人死亡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16.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罪,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犯罪的性质,造成他人死亡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造成重伤的,定过失重伤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它虽一般只能造成特定 该解释第七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该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128.html -
了解详情
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 医院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的,或者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开车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02.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实现立法目的;(4)有利于实现罪行相当。[8]当然肇事后再故意或过失发生另一起交通事故致使他人死亡的情况又另当别论,我们这里不予考虑这种情况。既然交通肇事罪为过失犯罪, 《解释》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肇事后未将伤者带离现场的逃逸过失致人死亡应定交罪,但若为间接故意仍定本罪,则于法理无依,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09.html -
了解详情
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 医院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的,或者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开车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42.html -
了解详情
致使他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六千至二万铢罚金。抢夺致使他人死亡的,处五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并处一万至三万铢罚金。”刑法为什么对抢夺 死亡的,仅依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由于抢夺数额巨大财物的法定刑重于过失致人死亡罪,于是只能按照抢夺罪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显然不协调。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