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本人的总结,这种考古学方法在关于新事物的确定、矛盾的分析、比较的描述和转换的测定等四个方面与传统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不同:考古学所要确定的不是 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历史分析(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然而,这既是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28.html -
了解详情
。 htm,l 2009-08-10。 [1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J].中华书店,上海书店,1986.36。 [12]黄文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128,142。 [13]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15.html -
了解详情
月第1版,第35页。 [⑥] 参见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重排本第1版,第91-92页。 [⑦] See 参见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002年3月8日编制《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课题负责人为王利明教授;撰稿人为王利明和杨立新两位教授。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44.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进行探究。他们的研究一方面表明,在18世纪晚期,权利思维已经成为德国民法学界的主导性思维模式,民法学家已经习惯于从权利的视角思考民法问题,整理民法素材 的思维结构,形成了新的民法思维范式,并且导致民法体系模式的历史转型。很显然,这种体系转型是民法学理传统基因突变或者说民法思想史结构变迁的产物。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10.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成为了制度设计中的一个工具。参见[古罗马]西塞罗著:《法律篇》,载《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第79页。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的》,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相关论述。 [12] 苏力教授在《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一书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一文中对此问题作了很切合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1.html -
了解详情
年5月第1版,第35页。[⑥]参见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重排本第1版,第91-92页。[⑦] ,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002年3月8日编制《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课题负责人为王利明教授;撰稿人为王利明和杨立新两位教授。关于王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3.html -
了解详情
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2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2 张文:《刑法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32、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33、赵常青:《新编刑法学》,西南师范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6.html -
了解详情
书,对自由民族主义理论作了系统的探讨。2 那么,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有没有出现过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呢?我的研究将表明,从晚清到民国,从梁启超到张君劢, 者,个人自由之积也”32),因此他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主义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通过契约形成公意;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51.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种(社会)本性仍是 自然法之母。”(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3年版,第143、139页。)既如此, 激动人心的,他开创了17、18世纪古典自然法的新 观念,并为后来的近代自然法学家们提供了诉诸于人类本性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而在 他以后,在他理论的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html -
了解详情
米特与其说是政治学者、思想史学家,倒不如说首先是法律教义学者,其特长在于法教义学的体系化,政治学性质、思想史性质的研究,仅仅只是出于这种目的的预备性的作业或曰部署 了对峙之势。据他所言,像凯尔森这样的新康德主义者并不知道如何处理非常状态,[10]因为后者思考的出发点是常规稳定的状态。然而,在施米特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0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