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违纪,从劳动法角度是指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在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激励、管理员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企业造成严重危害、重大影响的事实依据作出证据保留。同时应查明这一事实是否在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且是否属于严重违纪的情形。 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员工应认真阅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155.html -
了解详情
二,一是此种规章制度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引导方向是一致的,从政策的价值取向上及社会效果上看可以更好的保障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二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716.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作为处理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因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违法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例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示员工手册并 企业财务制度、行政制度、卫生安全制度等管理制度合并为《员工手册》。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其范围应包括劳动报酬、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940.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预防危险和制止危害扩大的规章制度的义务。现代企业的生产往往具有危险性,为了预防危险,首先必须进行制度预防。这就要求,处于管理、监督地位的人应当 对于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管理者和监督者应当积极地开展调查,严格依据法律和单位管理制度进行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67.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预防危险和制止危害扩大的规章制度的义务。现代企业的生产往往具有危险性,为了预防危险,首先必须进行制度预防。这就要求,处于管理、监督地位的人应当 对于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管理者和监督者应当积极地开展调查,严格依据法律和单位管理制度进行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3.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个小系统健康运行同样也有一定的程序控制,比如一定的管理程序。其中法律风险预防机制就是企业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防法律风险的成本实际上是一个企业 的相关主管人员对法律专业知识的不了解所致。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三个要件,包括以民主程序制定、不违法以及向员工明确告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341.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劳动规则的有效要件 《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 管理民主[12].然而,这里的民主程序只应当理解为职工民主,即职代会等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形式,所强调的是职工参与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而不应当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6.html -
了解详情
、对计算机的保密以及对废弃物的保密等。对人的保密制度则包括外来人员的驻留保密、内部人员保密管理(在此主要指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以外的保密管理) 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该条规定,企业制订的保密规章制度产生劳动法上的效力,在制订时应当通过民程序制定,即通过企业工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5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要分工为:社会保险组织负责城镇养老保险,民政组织负责农村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企业管理三资公司的养老保险,劳动组织负责公司失业保险,人事组织负责机关事业单位 的单项法规创建。根据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脚步不断修订养老保险法、失业保险法等规章制度,促使当前保障项目的执行得到更好的效果;第三,需要创建与健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751.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提交职代会通过公布,上述几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内容、程序都合法的劳动规章制度才能作为管理、惩处职工的依据,才能作为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处理具体案件适用的依据。 、职工参与、群众监督的工作模式,广泛推动建立员工诉求中心,通过把企业重要行政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制定员工诉求统一受理、责任归口、跟踪督办流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9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