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影响了法院的形象。为此,一些法官在审判中顾虑重重,陷入两难。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法官作为调解者和量刑者身份的双重性,易导致调解自愿原则 会产生潜在的压力,影响当事者的心理状态并可能有违调解自愿原则;同时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名义上的平等和实际上的不平等,又对调解公平原则产生消极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2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责任一并作出处理。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目的,是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民事责任问题。由于被告人犯罪引起了双重法律后果, 证据不足或犯罪并非被告人所为,因而不能确认被告人实施了侵害行为,不应承担民事责任。案件上诉或抗诉到二审后,如果二审认为被宣告无罪的被告人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81.html -
了解详情
履不履行已无太大意义。这些都导致其犯罪后不愿意履行义务。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执行人家属通常不配合。该类案件的被执行人与其亲属的关系往往不融洽,在 加大对有能力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的处罚力度。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民事义务的被执行人,以及协助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相关人员,一经查处即要加大对其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66.html -
了解详情
》第61条并未加以规定,理论界也未形成通说。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来看,笔者认为,附带民事诉讼既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提起,也可以在行政诉讼开始 争议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及时制作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如果经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者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11.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大大增加了人民法院的工作量,也给被害人徒增许多麻烦,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不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也不利于案件的及时处理。 综上,为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15.html -
了解详情
并存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如何正确处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已经施行多年,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 的权属争议的行政裁决,要求撤销该裁决并确认该项权利归属自己而提起的诉讼。如,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土地、河流、湖泊、草原等自然资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2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4日通过的同月19日其施行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 ,赔偿与刑罚并非法定从轻情节,这就是法官调解工作的两难之源。 在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之间有时会出现自行和解,例如,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88.html -
了解详情
大小也进行区分,这样才能体现出法律的公正和法律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其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后果是同时解决刑、民两种责任。判决生效后,被告人被判处 有义务代为承担,以保证被害人债权的实现。 二、共同犯罪中只有部分被告人归案,民事责任如何确定 共同犯罪人犯罪后常常四处潜逃,而抓获有时非常困难,因此,在抓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83.html -
了解详情
而诈骗罪案中,被骗的钱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因此并不能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诈骗案中受害人的损失,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76条规定:“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868.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当事人经济状况不同,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出现了“执法标准不一,赔偿数额过高,空判现象严重”等新问题 经济损失”仅指物质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同时,刑事犯罪造成财产损失与单纯民事侵权行为造成损失在应当赔偿、能够赔偿以及法理上存在明显不同。依据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5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