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对其提出上诉,检察机关也不得提出抗诉。当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第二审程序之外,又设立了专门的死刑复核程序。这种程序并非由 制度方面的问题。 首先,“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值得深刻反思。“两审终审制”是与所谓“全面审查原则”相伴而生的。这种制度固然有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却带来了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2.html -
了解详情
颁布施行至今,我国二审判决被立案再审的比率逐年上升,至1999年已达25%。[1]这一令人惊骇的数字揭示了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两审终审制已名存实亡, 利益,然而,这种公共宗旨却被无限追求“个案”公正的人性欲望所淹没。[8]2.各级法院之间实行职能分层民事诉讼制度解决纠纷和维护法律秩序的双重目的,审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证迅速惩罚犯罪,维护统治秩序。当今世界各国积案已成为困扰民事诉讼效率的普遍问题,即使那些值得我国司法改革借鉴的西方国家,也在追求公正与效率平衡的困境中 有关事实进行审理,而且还可日下级法院所适用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应该说在两审终审提下,事实审与法律审的确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杠和加强对下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5.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办案、方便当事人诉讼的“两便原则”,也符合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的国情。[4]然而,两审终审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由于该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 民事诉讼法新论》第345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2] 参见常怡:《民事诉讼法学》第31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参见上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5.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证迅速惩罚犯罪,维护统治秩序。当今世界各国积案已成为困扰民事诉讼效率的普遍问题,即使那些值得我国司法改革借鉴的西方国家,也在追求公正与效率平衡的困境中 有关事实进行审理,而且还可日下级法院所适用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应该说在“两审终审’提下,事实审与法律审的确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杠和加强对下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302.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现在这样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格局,实行审判监督的双轨制,无论是实行三审终审制还是两审终审制,都由法院和检察院进行双重监督,增大纠正错判的概率,确保审判的 行政诉讼法》,正式规定了行政诉讼中的抗诉制度;1991年修订《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中的抗诉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事、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中的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6.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错误裁判的发生率,这种说法更是似是而非。 把两审终审制度变相的转变为一审终审制度,是不是就能够节省诉讼资源的投入呢?也未必如此。请示汇报等指示 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的,不仅要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也要审理刑事诉讼部分。[50] 我国二审的审理范围是采全面审查原则的。学者们认为全面审查原则的好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就这一权利的真实存在、是否与船舶有关及其性质、数额进行确认。在我国民事诉讼体系中,诉通常分为三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所谓 不得提起上诉。”这一规定有悖于我国两审终审的司法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是国家的司法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6.html -
了解详情
的速度、最小的成本来实现司法公正。二、审判监督的误区审判监督程序在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程序中有着重要地位,发挥着特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在理论和实践 几年,有的案件先后判决、裁定多达十几次,这不仅在程序上对两审终审、证据时效、审限制度等是一种自我否定,而且在实体上也使得相关案件是非难分,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4.html -
了解详情
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案件的高质量。三是继续坚持两审终审制,认为中国的现实适合于这样的审级制度,不必再做改变。我认为,第二种意见比较合适。在 之前,应当征求共和国检察官的意见。1在我国澳门,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典》也规定了类似的、完善的检察机关参加、监督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这些,都是研究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