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交付执行、监督管理及其检察监督等工作,保证刑罚的正确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检察中,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受理监外执行罪犯的申诉、控告,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23.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641.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司法机关关于刑事和解的实践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1月15日印发的《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6条提出,要加强对刑事和解 的规定,除自诉案件可以和解外,对其他刑事案件的追诉都不以被害方的控告为前提。但刑事和解有可能因为当事人和解了事,也可能会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52.html -
了解详情
是检察机关缺少具体的监督程序和相应的后继手段,复查纠正无法保证。《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工作试行办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但因无具体 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可作如下规定:(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申诉、辩护、控告和检举权;(3)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4)人格不受侮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力度,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体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据此,我们对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法规外,还应包括制定严格的行业自律机制;开放透明的舆论监督机制;集公民控告、举报、专门机关受理、查处、信息反馈、国家保护举报人制度为一体的举报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68.html -
了解详情
。正如陈卫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有关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论著文章不约而同的大都出自于检察工作人员之手 ,[2]这不能不让人朝着阴谋论的 ,要求撤销违法决议和命令。[19]实践中行使一般监督权的方法有强制预先阅览决议草案、接受群众来访和受理人民控告、列席会议和法制宣传等多种方法。[20]苏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8.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可以发现和纠正审判机关在审判中的某些违法行为,从而促进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检察机关通过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 。原属大陆法系、后引入当事人主义的日本、意大利的检察机关也有广泛的审判监督权,如日本检察机关可以采取控告、上告、非常上告、再审请求等方式对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21.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要求。 (五)处理有失公允 检察工作中虽然适用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但由于适用的标准不统一,而造成了处理 ,并不是否定对不该立而立的法律监督,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被害人以及报案人、控告人、举保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的判决均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议。4、对于控告到检察机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在这个时期,检察机关对于民事诉讼的参与范围较广泛,方式多样,这 建设是分不开的。 1957年开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段时期是检察监督工作受阻及中断时期。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正通过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90.html -
了解详情
。从1957年到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检察机关遭受重创,使检察制度发展出现中断。1976年后开始检察机关的恢复重建工作。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次以法律的 刑罚执行监督分别由监所部门和审查起诉部门承担;立案监督权由审查批捕部门和控告申诉部门承担。同时,这些监督职能也并非所属部门的惟一的、主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7.html -
了解详情
任务。革命任务向建设任务的转变、夺取政权向依法治国的转变,要求及时转变检察工作指导思想。基于社会稳定和法制统一的需要,过于强调检察权社会控制功能的旧 行政诉讼的案件来源主要有: (1)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控告、检举和申诉; (2)国家权力机关交办的案件; (3)舆论监督反映出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