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抗诉权的滥用,从而使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终审制名存实亡。又比如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如何承担,因为立法规定的比较原则,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又 应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三年内提出。第十三条:下列申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一)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的,但有法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3.html -
了解详情
混淆了诉讼权和审判权,与诉审分离相矛盾。现实中人民法院自身启动再审和检察院抗诉,绝大多数来源于当事人申诉。因而既然规定了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国家司法 无限期地置之不理。只要当事人提出再审之请求,即意味着再审程序的启动,哪怕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致使案件不可能进入重新审理阶段,那也意味着当事人的再审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抗诉权的滥用,从而使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终审制名存实亡。又比如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如何承担,因为立法规定的比较原则,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又 应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三年内提出。第十三条:下列申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一)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的,但有法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程序,频繁地再审案件,会使人们对法院失去信任感,这不但是法院对自己作出的裁判不予尊重,当事人和社会各界也会对“朝判夕改”的判决不予尊重 启动主体存在的弊端,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和司法实践等实际情况,对检察院的抗诉权不应完全否定,但对其监督的范围应加以必要限制,即检察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9.html -
了解详情
,在监督内容上与抗诉具有相互补充性; 同时,由于检察建议不具有启动再审程序的强制性,是监督对象可以选择接受的相对柔性措施,法院、检察院只要事先进行必要的 催告程序作出的判决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而无法通过抗诉方式进行监督。( 2) 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及终结诉讼的裁定,可以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289.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解读: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或者量刑过重的,应当改判;(四)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法改判;(五)复核期间出现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19.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解读: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或者量刑过重的,应当改判;(四)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法改判;(五)复核期间出现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关联性,从而确认一方证据属优势证据 [22]2005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抗诉书说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应当准确把握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尤其 涉及到有关民事活动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但是角度完全不同,例如:抗诉的事由之一是原裁判适用法律错误,该法律就是指与本案民事活动有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抗诉案件中享有调查取证权,且一些地方的法院对检察机关调查取得的证据不予认定,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检察机关对于应当通过调查取证来纠正法院 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学界也是针锋相对,比如景汉朝等学者主张取消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的方式,将再审程序的启动权交由当事人行使,而蔡虹等认为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18.html -
了解详情
。而按照经济人的预设,上诉人才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维护者,对当事人没有异议的部分不予审查,即使存在着错误的可能,但其道德成本却是较低的。[53] 我国 改变;四是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61] 1.检察院抗诉引发的重复追诉问题和诉讼不经济的问题。由于现行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的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