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保险及其它金融业的监督、检查。由此可见,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变革 的信用压力,而致其经营风险增大。 2、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分析 1998年9月的《增强银行透明度》报告,巴塞尔委员会就银行公开信息披露和制定监管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46.html -
了解详情
内幕消息、操纵市场、虚假披露等欺诈行为牟取博弈利益最大化的激励,因此,就证券市场的秩序维护而言,监管制度的设计与完善都应针对这种零和博弈而产生的私利 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3][美]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 (上)[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4.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或汇出比例。 第三,从证券市场投资品种的开放顺序来看,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证券市场国际化时的经济背景和证券市场发展状况,所以在各类投资品种对 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从而拉开了我国QFII制度的序幕,使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迈入了实质性阶段。 (二)法律框架 1、资格条件与审批登记。 (1)资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9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律规则、国债回购合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 二、国债回购交易性质论 关于证券回购的性质认定,有以下几种观点:(1)金融产品说 的不公平。 四、国债回购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改进 国债回购交易市场的风险控制制度规则对发挥国债回购交易的市场功能,防避金融风险意义重大。已有的一些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3.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定亚于一个股民对于公司管理和实业投资方面的无知。空气动力学对普通乘客来说也是无比深奥的,但法律也并不要求航空公司先就这些知识对乘客做充分披露;如果法律不 制度的理论根据》,《证券市场导报》1996年第10期;苗壮:《美国证券法强制披露制度的经济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2期。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5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先是庞德创立的社会学法学,继之而起的是法律现实主义。二战之后,经济分析法学、新自然法学、批判法学以及女权主义法学和反种族主义 ,但也产生了一些正面效应,如引进的一些法律理念和制度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治理,也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革。 反思法律与发展运动,目的不在于取消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4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管理和接收。监管业内人士认为,托管制度的目的在于所托管证券公司获得可持续存在的可能,降低破产的社会风险,实现债务人资产的增值与优化,具有保障债权人利益和 退出法律制度的构造迥然有别于普通公司企业的现象,我们很自然地会从金融机构自身的属性开始分析。就银行来说,因为其承担了对于一个有效的金融经济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8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是整个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3]因此,资产证券化的税收政策的制定也必须以税法的基本原则为依归。对资产证券化过程征税,应当 333页。 [6] 参见何小峰、宋秀芳:《对资产证券化税收制度安排的博弈论分析》,载《经济科学》2001年第6期。 [7] 重复征税是指资产债务人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28.html -
了解详情
搞信息公开,发行股票要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第二、建立了反欺诈制度。只要在证券市场从事虚假交易就要判处刑罚,投资者可以起诉。第三、建立了分业监管 (R.H.Coase)和该学派的集大成者、出版了名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的波斯纳(RichardA.Posner)。 经济分析法学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66.html -
了解详情
下的一个部门法,证券法律关系应从市场的权利本位来考察,其核心应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性质,在确定其调整对象时,如本文上述之分析,与证券市场主体的利益 的最初功能是筹借资金,偏重于融资的经济效率,但由于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制度的介入,证券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表现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并可分享其未来成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3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