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政府的信用是民众信任经济发展社会妥定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黄学贤.行政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J].法学,2002,(5):21-25. [3]李春燕.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研兄[J].行政法学研究,2001,(3):6-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64.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交付。这是因为,已经完成的交付,表明已经按照交付当事人的意思向社会公开了物权变动的事实,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即使原来的意思表示有误或者存在虚假的内容 的信赖,从而很自觉地认同登记的权利即享有的权利。对登记记载内容的信赖即能更好地保护交易安全。不管登记机关属于哪种性质,这些机关其实都是国家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6.html -
了解详情
硬法、裁量控制只能依靠硬法这种思维定式之中。 自古至今,有关行政裁量滥用的埋怨都不绝于耳。不过,人们大多一边义愤填膺地批评,一边委曲求全地将就,试图通过硬 设定行为模式来直接实现控制,而合理性要求则要借助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法律原则才能产生控制力。硬法对裁量主体的拘束力,主要源于硬法针对裁量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65.html -
了解详情
废止某一许可行为时,行政机关必须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受到的损失给予补偿。信赖保护原则要求行政许可机关与相对人双方互相信任,不仅政府要讲信用,公民 内容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作为部门规章也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作出了惩罚性规定。该办法第20条规定商品房面积误差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许可条件标准过多;许可条件和许可标准往往不对外公开,申请人获取许可信息材料的权利受到限制。为此,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负有及时制定和公布许可条件和标准 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信赖保护原则要求行政许可机关与相对人双方互相信任。不仅政府要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41.html -
了解详情
公示原则 土地权利若要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利,必须全面贯彻权利变动的公示原则。根据公示原则的要求,某种权利要取得对世的效力,对抗第三人,必须对权利状况 权利交易者便尽可信赖登记而进行交易,不必顾忌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而使自己的期待利益不能实现,因此,登记的公信力为土地权利交易安全提供了最彻底的保护。立法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4.html -
了解详情
但实际上也有诉愿前置的要求。给付之诉在实务上往往与确认之诉或撤销之诉密切相关,因而可以认为台湾地区行政诉讼以诉愿前置主义为其基本原则。这与台湾地区行 确定终局判决以善意取得之权利无影响(但显于公益有重大妨碍者不在此限)。有关信赖保护方面的规范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结语大陆行政诉讼法是10年前颁布的,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时,必须遵循禁止过度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前者要求政府在限制个人利益的手段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之间进行权衡,以选择一种既为实现 的认识得以交融。当前我国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听证、信访、复议和诉讼等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机制,以及申诉、和解、平等协商、专家咨询、新闻媒体等各种非制度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一些程序制度设计来刚性约束行政指导行为,增加行政指导行为的透明度,做到行政指导公开化。[3] 3.动机不尽纯正。一般说来,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 的信誉,其全部责任理应由指导方承担,这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要求。 [7] 这些行政指导判例很多,其中主要包括:1.广冈隆等人编《行政法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2.html -
了解详情
阶位法律规范,那么,法院应当基于平等原则或信赖保护原则,肯定它们的效力。只是,法院的直接依据是平等原则或信赖保护原则。所谓直接外部效果,是指行政 类型化处理。一方面,通过“宪法合法化原理”或“授权合法化原理”,承认部分行政规则为法源或立法性规则,并要求法院在这些规则不违背宪法、法律或上阶位行政规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