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判决不公而导致的报复行为,而且也会大大减少申诉、抗诉以致再审的可能性,有助于实现刑事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 我国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决定了 各项诉讼权利的权利。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知悉权存在内容不完整、行使流于形式、没有程序保障等缺陷。具体表现在起诉书的送达、开庭通知、判决书的送达、庭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5.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抗诉的权利。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新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受到判决书的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使二审终审制落到实处以保证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完整性和实现司法公正。 (二)对刑事被害人获得法律帮助权的完善 1、完善被害人诉讼代理制度。犯罪被害人不仅会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据此,与委托辩护人相比,承担法律援助的 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99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同年5月司法部发出了《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8.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申诉和起诉的权利。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新刑诉法增加规定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受到判决书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 刑事被害人的人数的多少为标准区分单一被害人、共同被害人、群体被害人。另外,以刑事被害人为核心构建新的刑罚制度,将“犯罪人犯罪后积极救助被害人”规定为法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8.html -
了解详情
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十一)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专章 关系上,该原则实行“司法一体化”,违背诉讼职能区分原理。诉讼职能区分是现代刑事诉讼民主、科学、进步的表现,也是构筑三角形诉讼“,2002-08-080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9.html -
了解详情
酌情判处,待抓获其他共犯,案情彻底查清后发现量刑明显不当,再通过审监再审程序予以纠正;在对犯罪的主观要件的证明标准上存在着重口供而轻其他证据的 ,根据不同的“基本事实”,有的单个证据足以证实,如“累犯”的证明,只要有前科的刑事判决书即可认定;有的可能需要多个或组合证据方能认定。由此可见,基本证据的数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85.html -
了解详情
背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其他经营者利益,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导致 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 ⑻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刘涌案刑事判决书. ⑼对于此类垄断货源、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扰乱市场非法经营方式的打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245.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依法进行。 第一百五十五条 侦查机关送达的执行情况回执和人民法院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由案件管理部门负责接收。案件管理部门应当即时登记, 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第二百八十九条 上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不起诉的,应当将有关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80.html -
了解详情
,可按撤诉处理。(12)撤诉权。(13)变更诉讼请求权。(14)申请再审权。(15)查阅权。(16)复制权。(17)法庭笔录补正权。 的民事判决书和调解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具有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的执行,也由一审人民法院进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先予执行的裁定,由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执行回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38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被告人送达附带民事起诉状副本。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起诉的人民检察院。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 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的规定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7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