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未建立社会保险、欠缴、未足额缴纳保险费) (2)由于用人单位未 当事人列为原告(被告),后起诉的一方当事人列为被告(原告)。 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四十九条涉及的期间的起算,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9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七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3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经营严重困难,经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而原告并不能证明自己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1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v] 这里,工资欠条是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对于我国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决途径,能更大程度上解决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vi]而调解协议是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按照自愿的原则就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6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 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9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时效规定了一般时效和特殊时效两种,2008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这是一般时效的规定,一年的时间规定是强制性规定, 程序,但时效中断制度设立目的在于让劳动者积极主动的求助,法院一般被认为是解决争议的机构,劳动者未经仲裁直接起诉法院虽然在程序上有误,但还是会产生时效中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1140.html -
了解详情
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受理。(二)特殊地域管辖特别地域管辖,是以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所在地作为标准划分管辖的。它是由于采用一般管辖的 案件都是由这一级受理的。三、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目前,我国各省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授权,实行级别管辖的范围和划分不太一致。《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269.html -
了解详情
外,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违约金的,不予支持。但劳动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应予 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0217.html -
了解详情
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这样的案件属于小额仲裁案件,案件有申请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 、休息休假、社会保险规定得比较清楚,相对而言易于裁定。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的一般审理期限,由原来的六十日减至四十五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78.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审查是否超过仲裁时效,李某是在2009年9月申请仲裁,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因此对于2008年2月1日到 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属于一种惩罚性措施,其本意是为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以月为单体逐月计算仲裁时效,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将逐月归于消灭,势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8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