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对外活动,不可能具备自然人的意识和意志能力。[7](P111) 法人犯罪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业革命兴起,工业化 犯罪中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刑法中也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单位犯罪规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个人犯同样罪一样处罚,如生产、销售伪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0.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主要的直接责任人员按盗窃罪依法批捕,起诉.从这一批复来看,单位本身不能成为盗窃罪的主体.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能追究主管人员和主要直接责任人的 盗窃罪,不仅不符合现实情况,而且与整个法人犯罪的立法不相协调。自一九八七年我国海关法确立单位犯罪后,先后在多部单行法规,有关补充规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66.html -
了解详情
客体。因此,我们在分析某一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时,首先要分析行为是否侵犯了犯罪的一般客体,如果行为侵犯了一般客体,说明这种行为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进一步 超越纯粹个人意志之上的独立的集体意志。表现为单位负责人和领导机构的决定。因此,单位犯罪主体的成立同样体现了以单位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为前提条件。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63.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被告人汪迅参与非法经营额330余万元,情节特别严重,应作为该公司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吕兴红参与非法经营额270万余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之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上海新威化工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400万元;被告人汪迅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19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 二、单位共同犯罪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由许多人都将单位犯罪误认为共同犯罪,我们往往将其混淆,通常情况下,单位 诸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作出罚当其罪的判决. 共同犯罪在我国的刑法实践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一个法律现象,中间还有许许多多问题需要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3.html -
了解详情
多,不仅在总则中第30条、第31条作了规定,在分则中,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遍布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如工商局、上级主管部门等)审批、登记注册的社会经济组织等,可以认定为单位。但是,有些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形式上虽然经过工商部门审批、登记注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003.html -
了解详情
不等值,就无法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要求。 其次,刑法第393条将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以刑法第 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有效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作者简介】 焦占营,单位为河南财经政法学院。 【注释】 [1]根据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0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集体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法定情节,但由于缺少操作性规定,司法实践基本上以贿赂犯罪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其三,沿袭建国初期和1982年刑法修订对受贿犯罪人适用 不等值,就无法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要求。 其次,刑法第393条将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以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86.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上市股份公司以及社会上其他人员在证券发行、交易、管理过程中,为个人或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但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对单位犯罪设置了一致的法定刑所谓单位犯罪,按照修改后《刑法》的规定,是指公司、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55.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团体、社会团体;也可以是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村企业。作为土地犯罪的特殊主体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犯罪的双罚制原则。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对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的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