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以上。 对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前款罪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日止的期间。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所称“财产性判项”是指判决罪犯承担的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判项,以及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等判项。 第四十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54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动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及毒品再犯,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 日止的期间。第四十一条本规定所称“财产性判项”是指判决罪犯承担的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判项,以及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等判项。第四十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44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判决如下: 1.被告人周元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被告人周元军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周安民经济损失87988.2元 措施”是指“司法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作为嫌疑对象对其人身实施的实际控制”,包括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在内的实际控制。 对此处的“强制措施”作上述理解,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572.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是否可以假释? 答案是否定的。《规定》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 年的罪犯,符合条件决定假释的,可以适当缩短间隔时间。 问:罪犯财产刑执行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履行情况对其减刑、假释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 答:《规定》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574.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与被害人家属已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协议,被害人家属也已对被告人予以谅解,对其判处缓刑不致危害社会。据此,依照相关法律撤销一审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改判上诉人 ,这时就要根据其伤害行为的轻重及其主观上的意图进行分析,定性为故意伤害(致死)或者故意杀人。 其次,注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分。过失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94.html -
了解详情
被羁押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 行政机关所为的妥协、和解或裁决,在本法关于对美国联邦政府基于侵权行为而提起民事诉讼规定的限制下,对联邦政府全体官员均有终局效力请求权人接受任何前述裁决、和解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2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这些规定的制定者可能认为,对被告人的刑事处罚就是对被害人最好的精神抚慰。我们认为这种 初犯、偶犯、过失犯;三是未成年人犯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案件,虽是特殊的恶性案件,但可以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4.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侵害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在文章的结尾总结了秦汉侵权责任承担的特点是以刑事附带民事责任为主,民事责任以赔偿损失为主要方式,重视针对官有财产的损害赔偿。 首先,征收烧埋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被害人的生命权遭到了侵害。其征收与否跟杀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刑罚是轻还是重,均没有关系。只要侵害了被害人的生命权,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02.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中,因婚姻家庭矛盾激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刑事案件亦有60多件,且有逐年迅猛上升的趋势。面对严峻的现状,笔者试图从家庭暴力的种类、特征 是否离婚和请求人是否有过错为前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不应该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 3、改革和完善刑事制度。 应在刑法中增设家庭暴力罪罪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8.html -
了解详情
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 3.创设专门的少年法院,主管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及相关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判与执行,以及对这些未成年人在假释、缓刑期间的监督、 酷刑罪作为独立的一节加以规定。将一些最有可能涉及酷刑的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刑讯逼供、暴力取证、非法拘禁等罪名包括进去,同时在其他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