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触犯了敲诈勒索罪、盗窃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肖某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肖某为了非法占有被害人的财物,先后实施了盗窃、敲诈勒索行为, 多的学者认为,认定牵连关系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当犯罪人对数个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有认识,在这种认识支配下实施了事实上具有目的与方法或结果行为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52.html -
了解详情
等纠纷,最终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第三方签署的广告位使用协议难以顺利履行。 (三)约定的性质 以合同约定的方式取得房屋屋顶和外墙面使用权的行为,实际上是购房人将外墙面使用权、收益权转让的行为,本质上应是一种租赁关系,是债权安排,而不宜认定为权益保留,权益保留更容易被抵触和否定。 (四)约定的效力 屋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272.html -
了解详情
自首。或者说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在此,我仅针对一般自首,对无意识投案行为进行一下浅显的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施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自首,是一种 法律上的行为,当然不可以例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种情形,即投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697.html -
了解详情
李木签订的协议,应认定系被告人李某接受了协议确定的股份 近年来,行贿、受贿行为的手段方式日益隐蔽,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亲属或者以朋友的 同样适用区分受贿罪中是否取得财物的既、未遂的标准。 《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和意见》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8.html -
了解详情
送达书面通知的,则不应当适用默示认可的规则来认定非转让方已经同意了股权转让行为,除非其已经超过了一年的撤销权法定行使期。也即,表示放弃撤销权的, 合同法关于合同的无效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行为是无效的。现实中,转让方与第三方的确可能存在恶意串通并损害第三人利益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79.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情况来判定,平衡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具体分析如下: 一、保险公司定损行为的合理性 无论在车辆损失险,还是在第三者责任险条款中,一般都设置有定损条款, 期限,未及时出具定损单的情况下,因定损单未经被保险人确认而对被保险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因保险公司未及时定损单而无法由双方确定损失,在此种双方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8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否应明示?特定关系人受贿是否包括现金形式? 【评析】 一、被告人吴某的行为符合特定关系人受贿的授意要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高意见》)第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6.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是共同贪污行为与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容易产生混淆。刑法学界主要观点认为,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故意不同、犯罪对象和客观方面不同、处罚对象和法律后果不同。但这种基于犯罪构成理论形成的带有概括性质的辨析并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对两罪的识别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71.html -
了解详情
将他人予以劫持或者以实力控制,对此并无争议。但勒索财物的对象是谁,由于法律规定未予明确,实践中容易发生误解。应该说,绑架罪的勒索财物并非向绑架人 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此可见,敲诈勒索罪的手段是威胁或者要挟,尽管威胁内容可能包括暴力,但这种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62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脏物、抗拒抓捕 第269条的规定以抢劫罪论处。根据高院对刑法第269条规定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作出解释,应仅限于侵犯财产罪一章所规定的普通盗窃、诈骗、抢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4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