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均仅以遗弃罪定罪处罚。结果是,遗弃行为过失致人轻伤或者重伤时,仅以遗弃罪进行定罪处罚;过失致人死亡时,一般以过失致 .asp?ChannelID=2010100RID=46805,2011年8月30日访问。 [18]张明楷: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认定,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期,第6页。 [1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301.html -
了解详情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犯罪的性质,造成他人死亡的,定过失杀人罪;造成重伤的,定过失伤害罪。有的认为,虽然非机动车辆肇事危害的程度、范围一般不如机动的 开快车、强行超车等等,是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在这类案件中,只追究肇事人员的刑事责任,而忽略了管理者的监督管理责任,这种做法不仅不公平,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51.html -
了解详情
。申言之,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刑事案件时,应当对作为证据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审查判断,经审查如果认为它不能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可不予采信。 不难看出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355.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是行为人是为了逃避法律 过程和结果,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出的不当事故认定应及时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必要时可以要求重新作出鉴定。法院应对肇事者的刑事、民事责任做出公正审判,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729.html -
了解详情
中,即使发生了单位的交通违章行为造成人员伤亡、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完全可以追究单位主管责任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的刑事责任。 (二) 主观条件,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且具有致被害人死亡或重伤的故意;最后是行为条件,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必须实施了积极遗弃或隐藏被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7.html -
了解详情
中,即使发生了单位的交通违章行为造成人员伤亡、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完全可以追究单位主管责任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的刑事责任。 (二) 主观条件,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且具有致被害人死亡或重伤的故意;最后是行为条件,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必须实施了积极遗弃或隐藏被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2.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和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解释》第8 条的规定 有能力履行却没有履行这种救助义务而产生严重结果的,应当对所发生的结果承担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是在肇事行为完成后,肇事人又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9.html -
了解详情
闯红灯抢行与机动车相撞造成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者无证驾驶需要承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政违章责任,但不能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⑵ 因此,在交通 的限制,必须是具有造成交通事故危险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才能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这种行为造成重大事故且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451.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节的,才以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 因为,交通肇事的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将身负重伤的被害人带离现场后加以隐藏或者遗弃,实际上是使没有自我生存和自我 都是遗弃。因之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也要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 四、指使他人逃逸者的刑事责任 根据《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4.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日益发达,车辆增多,全国各地交通肇事罪 的意义,而只是一种建议或意见时,则应追究驾驶员的刑事责任。与此相类似的情况还有犯罪分子协迫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对实施协迫行为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