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扣罚的情形适用于弹性部分的工资或者奖金,并避免使用罚款等字样。因《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于 2008 年废止,罚款作为行政处罚手段由 淡化原有的纯行政色彩。 参考文献: [1]刘俐.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J].法制与经济,2008(1):74-7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861.html -
了解详情
顾问执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三章注册 第十一条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国家经贸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 、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职业道德、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给予处分。 企业应当将企业法律顾问受处分的情况如实上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244.html -
了解详情
顾问执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三章注册 第十一条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国家经贸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 、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职业道德、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给予处分。 企业应当将企业法律顾问受处分的情况如实上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93.html -
了解详情
顾问执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三章注册 第十一条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国家经贸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 、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职业道德、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给予处分。 企业应当将企业法律顾问受处分的情况如实上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76.html -
了解详情
配合,私自出境达3年之久。2000年该公司经职代会通过,按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给予他开除处分。因其在境外漂泊无踪影,开除决定无法送达本人, 看出收据破绽,才终结10多年前的工资纠纷。 3. 借款纠纷案。2003年秋农垦某企业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被告知其下属深圳公司,曾于1996年8月向某自然人借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92.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规定在2008年之前有其合法性,但随着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20多年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2008年1月15日失效,这些罚款、扣工资就不再具有合法性了 》,让员工签字领取,作为管理员工的依据。另外,还需说明一下的是,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如果就相同事项有不同规定,优先适用劳动合同的约定。对此,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358.html -
了解详情
论证了沉重的惩罚理念应当淡出日新月异的劳动关系格局的命题。 关键词:《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社会中处罚的产品琳琅满目,从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到合同法中 提醒、书面提醒、决断休假直至解雇这样循序渐进的处理办法。这样做,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的小气候,缓和上下级关系,激发雇员的积极性,形成一套以人为本,注重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90.html -
了解详情
一)惩戒制度的有关法律法规0就我国劳动法调整下的惩戒制度来说,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除后,我国对惩戒权的有关立法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⑩]由此可知,权力的行使容易驶入滥用权力的深渊。企业惩戒权的滥用,容易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下:第一,侵害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839.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政府不得不通过强行性规范加以制止;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地采取各种方式,向企业进行摊派[45].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行为均不规范,正是由于公有管理主体经济责任制的 人员及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以及监督责任。第四,职工奖惩制度,1982年颁布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详尽规定了奖励及惩罚制度。1986年颁布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9.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合同而被劳动行政机关处罚(上海单位被处以500~1000元/人*未签订合同的职工人数=处罚金额)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 行为,但缺乏上述程序,而失去应有的约束力。在此笔者建议可适当参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内容自行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于应当给予经济处罚的违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