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用手中掌握的一定权力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故刑法将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针对一些机关非法经商或介入经济活动参与犯罪现象的存在而规定, 于逻辑都难以自圆其说。机关作为一种特殊的法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同,它不能也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主要理由如下: 一、机关不具有产生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08.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主体有所限定,如受贿罪,只指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包括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等。2?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实施的是法人成员以法人名义 刑的同时,对有关责任人员也要处以人身刑,因此在实践中通常做法是将单位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分为法人被告人和自然人被告人。一个法人被告人可能同时有数个自然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70.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国家和群众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地阻碍了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和发展,直接危害到社会的稳定。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单位 与保障安全生产、作业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所制定的规程、规则、章程等的明文规定,还包括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48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由此可见,劳动关系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719.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的主题,否定论几成通说,它至少在形式上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 该条的规定是针对普通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其中刑罚中包含罚金刑。那么是否意味着对单位判处罚金后,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除自由刑以外,仍按普通自然人犯罪那样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2.html -
了解详情
其一单位名义作出的行为能够使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相信其行为是体现单位意志的单位行为。第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由于其与法定代表人不同,对外不能 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如何理解对单位的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在自首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44.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及立法的完善进行研究和建议,以维护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关键词:单位犯罪;确立主体;司法实践;完善立法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涉及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利用单位的名义,打着为集体和单位谋利的幌子,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公然进行走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93.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办理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应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国营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 来保障经济体制的改革,于是我国法人犯罪的立法应运而生。 [2]同时,法律规定对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处刑与自然人也基本相同,再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60.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庸。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企事业单位有了自主权,并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直接的面对市场。但是由于市场 和义务,完善了监督机制,防止了过去那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也就使得单位的决策更加合法合理。2、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者的法制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法律概念,就其属性来讲系属人力资源的范畴。虽然,它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关于末位淘汰的法律规制基础依然十分 除外。 3.《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并以此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人民法院仍应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7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