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一定的制度体现和规范支撑。一般认为,这一原则以无罪推定为其理论基石,有两个制度支点,一是对国家犯罪调查人员的询问有权保持沉默(沉默权 基本上是控诉性证言),导致不可靠的二手证据主导心证,导致庭审的非实质化--讯问证人的侦查人员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案件事实确定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行了法庭审查证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906.html -
了解详情
又何来讯问笔录?换句话追问,口头传唤的性质是什么?口头传唤后的口头调查是立案前的询问还是立案后的讯问?倘若如法条表述的那样系立案后的讯问,则 首先,应当看到,在现行犯的诉讼程序启动方面,中国与西方法治国家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区别。西方法治国家现行犯的诉讼程序启动较为简单,没有专门的立案程序。通常来讲,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7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5条、156条、157条等条文对被告人的讯问和发问、对证人和鉴定人的发问、对物证的辨认、对书面证言的质证等进行了规定 法官的最终认识的表述,前者是从肯定角度,后者是从否定角度,但二者也有一些区别,前者强调确信,而后者虽然排除一切合理怀疑但却未必达到确信。我国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一系列新的证据理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亟待研究者作出解释和分析。例如,究竟什么是瑕疵证据?它们与非法证据具有怎样的区别和界限?为什么要对瑕疵证据和非法 ,并作为强制性排除规则的适用对象。而那些在记录方面存在错误、遗漏等情况的讯问笔录和询问笔录,则被视为瑕疵证据。 只要略微深入地分析一下两类证据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74.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而采用非法行为的强制到案措施;另一方面,在某些案情复杂的情况下合理延长时间也是传唤、拘传时讯问和收集查证证据的客观需要。 某些案情复杂的情况下传唤、 的讨论。关于沉默权的告知问题,第198条曾规定了进行前款询问的时候,必须事先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拒绝供述。但是,在该法实施以后,检察以及警察内部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88.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调查有利被告的证据,都应该是补充性的,即在控辩双方讯问/询问完毕之后进行。 (二)法官传唤证人出庭、调取实物证据到庭 法官客观照料义务的另一表现是, 稳定和富有意义,要依赖于我们对说什么和为什么说的文化预设的共同理解。如果我们不能认为这些预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有意义的交流将是不可能实现的。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95.html -
了解详情
的直接陈述,而不是传闻证据。但在英美法系国家看来,警察在侦查阶段的讯问(或询问)笔录,在提交法庭审查的时候,依然被当作是一种传闻证据。 当然,考虑到现实 无罪的。目的是打击警察作证的信心和他所提供的证据的可信性。这个盘问的过程,警察是最难受的了。如果他在处理这个案件的过程中有什么破绽的话,就会被挑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0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笔者认为,这两项程序与简易审判程序相比,只在受理案件的范围和程序上稍有区别,但在审理程序上基本一致,而且程序上可以经常变更适用简易审判程序 普通程序提出上诉。? 德国简易程序中最具特色的规定有两点:a.不受普通程序规定的有关限制,允许法庭宣读讯问、询问笔录或者有关犯罪记录的品行证书以及其它文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78.html -
了解详情
主导对证人的交叉询问为基本路径,这种程序形态中,最关键的证据种类区分是将人证与其他证据区别开来:一方面,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人证的逐次传唤是证据调查的 其他国家法律来说,有用的证据事实不仅仅是某人说了什么,而常常是具有什么样日常品行、有什么即时表情的人说了什么。这种对同样的证据现象,截取了不同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4.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否认曾经向其出售毒品。接下来,当检察官对哈里斯进行交叉询问时,那个似乎已经成为过去的讯问笔录问题又成为了双方争执的焦点。 为了证明被告人在法庭上的陈述 质疑的依据。 中国制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思路也是区别对待,这在两个证据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中都有体现。如前所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1条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