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规范和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 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国发〔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9.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权之后,能否进行商品房预售?这涉及到抵押财产转让的问题,对此我国许多地方房屋登记机构的实践做法不一样。有些地方规定,债权人(通常是银行)必须出具解除抵押权 尚未建造完成部分可能具有的价值。因此在建工程抵押中的抵押财产就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房屋已经建造完成的部分,这与现房抵押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9.html -
了解详情
以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来进行的。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城市房屋拆迁,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虽然在法律上存在根据,但关键问题是什么是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的专门监督作用。 8.组织房地产行政仲裁机构,试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仲裁制度,提高行政调解和裁决效率和公正性,推行社会自治组织解决城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09.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房屋产权的变更登记,又没有完成宅基地的变更登记。严格地说,此类情况下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 2、受让人主体资格应受限制 宅基地分配制度的福利性必然产生权利主体的身份特定性与权利取得的受限性,使用权主体应是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与成员有直系亲属等身份或其他规定的身份。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04.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要求,充分发挥物权登记公示、公信的效力,维护交易安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取得应当采取登记生效的原则,必须进行物权登记。将登记作为不动产 变更、转让、消灭的生效要件。不论是农户依申请审批程序取得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还是农村村民、城镇居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买卖、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84.html -
了解详情
以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来进行的。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城市房屋拆迁,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虽然在法律上存在根据,但关键问题是什么是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的专门监督作用。 8.组织房地产行政仲裁机构,试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仲裁制度,提高行政调解和裁决效率和公正性,推行社会自治组织解决城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06.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和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 祖祖辈辈生活居住在一定农村区域的村民利益的。(二)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购买农民居民房屋合同效力的判断近年来,农村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活跃,特别是毗邻城郊的部分农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895.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中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经审批获准从集体经济组织中分配取得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取得是指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经审核批准购买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房屋并取得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应明确的是,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才具有分配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这种分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5.html -
了解详情
是处分权,具体体现为农村村民应当对其宅基地享有处分权,即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房屋买卖、赠与等法律行为实现转移,农村村民也可通过事实上的处分行为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282页。 [15] 方金华:《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思考》,《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8.html -
了解详情
和登记,必然导致民事执行实践中,执行法院依法处置被执行人的不动产时,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不属同一主体的情形产生。如何与物权法相衔接,是执行实务中需要 房屋所有权及附着物进行处置前,法院应当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对土地使用权一并予以处置。如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同意一并处置的,则应由政府部门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