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201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57.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要考虑如果提起公诉对犯罪人负面影响以及不起诉对他的好处等情况。 (二)与犯罪事实有关的情况 我国刑法理论中采用的是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所以在对具体案件进行 建伟教授的意见,统一称为附条件不起诉。参见陈光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问题的思考》,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第78页。 [3]山东、长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74.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重大变故可能产生和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需要作相应心理调试。 第二是在管理主体的配置上。在社区矫正试点之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 、徐祖华、孔一:关于社区矫正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刘强、姜爱东、朱久伟主编:《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研究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10.html -
了解详情
,保留死刑与废除死刑之争,实际上是应当何时废除死刑之争。我国新旧刑法都规定了死刑,刑法理论也赞成现在保留死刑、暂时不废除死刑。因为在现阶段,手段极为残忍、方法 根林、张文:《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的理性思考》,《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赵秉志等:《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法学研究》1996年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5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正当性,它包含了人们对正义、正当的价值追求。 二、正当防卫中几个特殊问题的思考 我国刑法中设立正当防卫的目的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 说与主观违法说之分。 考察我国刑法理论关于违法的理解。一般认为,违法是人的有意识或意志的行为。但作为正当防卫起因的不法侵害,因其作为正当防卫所指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07.html -
了解详情
,保留死刑与废除死刑之争,实际上是应当何时废除死刑之争。我国新旧刑法都规定了死刑,刑法理论也赞成现在保留死刑、暂时不废除死刑。因为在现阶段,手段极为残忍、方法 根林、张文:《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的理性思考》,《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赵秉志等:《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法学研究》1996年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活动让这个点扩展到面,让一些想法得到验证和开拓我在这个问题的思考领域空间。我们在暑假初便制定了详尽的操作细则,对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工 为宪法的条款,如确立了私营经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合法化;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内容写入宪法总则;确定了邓小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试行通知》等刑事政策文件来开展,属于法律依据不足,在法律边缘进行的探索。且《刑法修正案(八)》仅是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及裁定假释的 监督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11年第9期。 [5]吴宗宪.《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思考》.中国司法.2004年第7期。 [6]陈丽平、李吉斌:《社区矫正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63.html -
了解详情
保留死刑与废除死刑之争,实际 上是应当何时废除死刑之争。我国新旧刑法都规定了死刑,刑法理论也赞成现在保留死刑、暂时不废除死刑。因为在现阶段,手段极为残忍、方法 根林、张文:《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的理性思考》,《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赵秉志等:《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法学研究》1996年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18.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司法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的争议,就六个主要问题略抒浅见,供立法参考。 一、关于修订公司法应当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 资本额的规定,同时最低注册资本额亦应相应降低,但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及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最低注册资本额既不应不加区别地“一刀切”,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