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2]。 在诉讼理论上,一般多从狭义上解释,认为刑事诉讼只是 适宜。我们知道,我国刑事诉讼基于职权主义,追究公诉案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由人民检察院实行公诉。人民检察院进行公诉,即代表国家意志,又反映被害人的愿望。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3.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与旧法典第3条规定的刑事诉讼任务相比,此规定更注意被追诉人和被害人权利的同等保障,明确地表述了刑事追究和保障人权并重与平衡的立法宗旨 3。此种判决不得上诉。 3.和解法官审理案件的程序。和解法官对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申请提起的自诉案件可以进行和解。如果受害人由于孤立无援或其他原因不能维护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犯罪的职能而忽视刑事诉讼保护被害人权利的职能。刑事诉讼法虽规定了法院有通知被害人到庭的义务,但第123条又规定: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 被害人利益置于同一水平线上考察的平衡模式5完善刑事诉讼被害人参与诉讼制度,为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提供必要的条件。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我国在今后的司法改革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61.html -
了解详情
。 具体说来,这种庭审调查权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讯问被告人 原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公诉人在审判庭上宣读起诉书后,审判人员开始审问被告人。 应受刑事追究,其有权讯问被告人。讯问应针对其指控的犯罪,讯问的目的是进一步揭露案情。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0.html -
了解详情
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上述规定加强了控辩双方对抗的力度,强化了法庭审理中控诉方 诉讼原告人是举证责任的主体。《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4.html -
了解详情
,但往往因法律没有强有力的保障,身心再次遭到伤害。三、加强刑事诉讼被害人人权保障的构想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公诉人,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表 在作出是否或提起抗诉的决定时,设立听证程序,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被害人在目前刑事诉讼程序中不充分的起诉权和上诉权,从而加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但在美国的定义和要求有所不同,2003年美国《乔治敦大学法律杂志》第32版刑事诉讼年度评论认为,排除规则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违反第四、第五 公诉程序中刑诉法修正案第一百六十九条关于审查起诉中,增加听取辩护人、及被害人与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附卷的规定,体现了起诉程序的民主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强有力的保障,律师能否取得证据,完全看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愿,特别是对被害人的调查,不仅要本人同意,还要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同意,否则律师的取证将 的行为。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刑法》第306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8.html -
了解详情
4)一般来说,当事人总是信任最熟悉地区的人,因此也最有可能聘请当地律师担任其代理人,其家属或亲友还会参加庭审。如果庭审地点与当事人最熟悉地相距甚远 受到公正的审判,应当将此案移送其他地区。 (7)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认为被害人不是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因此一般都规定申请管辖权异议的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5.html -
了解详情
4)一般来说,当事人总是信任最熟悉地区的人,因此也最有可能聘请当地律师担任其代理人,其家属或亲友还会参加庭审。如果庭审地点与当事人最熟悉地相距甚远 受到公正的审判,应当将此案移送其他地区。 (7)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认为被害人不是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因此一般都规定申请管辖权异议的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