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财产强制措施必要性审查的意见。设立财产强制措施必要性审查制度,是保障利害关系人权利表达、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必要程序。目前, 刑事财产处置属于强制性的财产权属变更。如果涉案企业受到财产处置,其民事财产权利必然深受影响。目前有关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涉案财物、赃款赃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089.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摘要] 民事执行是判决的保证,而执行救济则是对执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权利的保障。我国2007年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执行救济制度规定的比较粗陋 民事审判权是人民法院对民事法律关系争议进行审理、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并对权利义务作出权威判定的权力,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只能由审判组织依据法定规则行使,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1.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登记的公信力,排斥第三人的信赖,从而达到维护和救济事实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权利的目的。但是,异议登记并不是一种终局救济方式,它所提供的只是一 原来的异议登记,以恢复原来物权登记的效力。另一方面,如果异议人滥用异议登记权利,对登记权利人造成了损害,登记权利人还可以提起异议登记损害赔偿诉讼。因而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47.html -
了解详情
两类行为: 1、房屋登记行为,包括房屋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三类权利登记,以及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三类辅助登记。 2、相关行政行为, (包括注销、变更、撤销等),原房屋登记行为仍有损害利害关系人权利的可能,故此应当给利害关系人保留救济的机会。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把房屋登记作为定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9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涉及两类行为,一是房屋登记行为,包括房屋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三类权利登记,以及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三类辅助登记。二是相关行政行为,包括 改变(包括注销、变更、撤销等),原房屋登记行为仍有损害利害关系人权利的可能,故此应当给利害关系人保留救济的机会。这是《规定》第三人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500.html -
了解详情
了解行政立法的相关事项和主要内容,能够参与行政立法过程,实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行政立法过程的利益表达 作为公共产品的行政立法,应该具备广泛的民主性 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 至于防止行政恣意的制度,其实是规范权力和保障利害关系人权利的行政法基本原理的一种具体化。为了防止行政立法机关滥用裁量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19.html -
了解详情
了解行政立法的相关事项和主要内容,能够参与行政立法过程,实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行政立法过程的利益表达 作为公共产品的行政立法,应该具备广泛的民主性 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 至于防止行政恣意的制度,其实是规范权力和保障利害关系人权利的行政法基本原理的一种具体化。为了防止行政立法机关滥用裁量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33.html -
了解详情
,互不干涉,其标准范围与一般房屋拆迁补偿相同。如果是城市房屋欠缺相关权利手续,则应有所不同。从笔者对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受理的房屋拆迁纠纷案的 拆迁中的非住宅房屋,给予被拆迁人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而承租人作为利害关系人也有权利从被拆迁人处分得一部分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另一方面,即使房屋所在区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15.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制度显然从阻断具体行政行为与其行为依据之间的违法性继承出发,为权益保护和权利救济提供了制度保证。(2)使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更加得到保障。由于《 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如将对“规定”的“处理”程序理解为行政复议程序中对利害关系人权利救济的一个前提环节,那么对“规定”的审查便仅限于该“规定”因违法而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4.html -
了解详情
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情形,因此有损害就必须有救济,对执行程序中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权利的补救和保护,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行救济。本文试从执行救济的理论和实践入手 代表着国家意志,具有国家强制力,如果因为正当行使执行权,使债务人的财产减少或权利发生变更,则不存在救济问题,只有民事执行行为违法或不当才必须纠正,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