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该部法典中不曾出现“人格”以及“人格权”用语的根本原因。《德国民法典》承继了罗马法的传统,[23]奉行权利法定,成为人格权法定和具体化体例的 于《瑞士民法典》。尽管该法典因在其第28条第1项规定“任何人在其人格受到不法侵害时,可诉请排除侵害”而备受赞赏,但与法国民法一样,瑞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00.html -
了解详情
这难说不是物上请求权的不周延之处。缺点之三是,“妨害”与“损害”难以区分。德国民法典将“妨害”和“损害”区别开来,前者是指妨害物权人行使权利,产生排除妨害 债权及其他非所有权的财产权的,如日本民法典;有规定为诉权的,如法国民法典;有规定为请求权的,如德国民法典。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1.html -
了解详情
了德国百科全书派模式,即采用了《德国民法典》的总则(含人法)、债法、物法、家庭、继承五编制,而没有采用《法国民法典》的人法、物法及债法 第932 条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又与《德国民法典》第812、815、816诸条的立法意图不无相悖, 甚至与其客观效果不无抵消。于是,德国民法中关于抽象原则立法的初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32.html -
了解详情
为内容。[18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民法大全》的《学说汇纂》里,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法典总则的雏形。事实上,《德国民法典》依傍的潘得克吞体系正是德国法学家 为什么同是继受罗马法在法学阶梯式影响下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总则与潘得克吞影响下的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总则具有根本不同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10.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民法学领域。在这方面,内特布拉德(Nettelbladt)与达耶斯(Darjes)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们一方面通过自己著书立说,把自然权利 三)小结:伦理人概念引发民法体系的基因突变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困惑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在体系上会存在如此明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10.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义务的总和。 历史上,前述后一种广义财产 (patrimoine) [3]概念和理论为19世纪法国著名学者Aubry et Rau(奥布里和罗)所创设。他们在其著名的《 从本质上凿穿了《法国民法典》之人法与物法的通道,使人文主义精神在法国民法中得到全面、彻底的张扬。 而《德国民法典》的出现及后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34.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以「重要性」为准﹐还是以「逻辑性」为准[61].德国民法典无疑偏向后者﹐逻辑应该包括各单元之间的「相当性」﹐与排列次序的「合理性」。把财产法放在身分法 实际可行性的判断[67].历史上的民法典﹐还可以从其对法官的信赖来区分﹐法国民法控制法官擅断的意图最明显﹐而体系严谨的德国民法﹐则同样有藉法释义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19.html -
了解详情
为内容。[18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民法大全》的《学说汇纂》里,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法典总则的雏形。事实上,《德国民法典》依傍的潘得克吞体系正是德国法学家 为什么同是继受罗马法在法学阶梯式影响下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总则与潘得克吞影响下的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总则具有根本不同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1.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特定人主张的一种动的现象形态而已。物权的请求权之须于此种意义下了解,与法国民法上所称物的诉权,其理相同。因而将此单纯的解为物权之效力,或 规定为债权及其他非所有权的财产权的,如日本民法典;有规定为诉权的,如法国民法典;有规定为请求权的,如德国民法典。《民法通则》没有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的客体,而是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7.html -
了解详情
吏代替宗教的教士和神父,从此,婚姻世俗化的过程完成了。[110]在 18世纪的德国,与法国革命前相似,由于宗教势力的强大以及传统日尔曼法的影响,家庭法 并非一个历史的错误,而是一个科学的选择,亲属法是民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德国民法典》的总则编与民法典制定者的愿望相反,基本不适用于亲属法,诸多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4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