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然大波。借此,我对国内民事诉讼中的滥诉问题也进行了浅浅的不成熟的思考。 首先,何为滥诉?顾名思义,滥诉是滥用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正当权利进行诉讼。从 结束,各方人士进言献策,尤其是各地法律工作者殚精竭虑,各地律师协会通力合作,完成了《〈民事诉讼法〉修法(律师建议稿)》,已于12月1日上午派专人将正式文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66.html -
了解详情
诉;审判;分立;制约 【写作年份】1998年 【正文】 所谓诉审分立,是指当事人诉之活动与法院审判之活动彼此独立,互不取代,互不任意干预,简言之,就是诉 具体可以考虑借鉴美国民事诉讼中的定案不再审的原则,[8]即基于同一法律关系产生的几个实体问题,在起诉时客观上能够一并提出诉讼请求的,诉方当事人若均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68.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6]。可以说,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实质上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修正器。 总之,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固然重要,但是, 功效,甚至将其诠释为实质上授权法官自由裁量权,其结果势必与确立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目的背道而驰。 【作者简介】 杨秀清,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4.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应当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起到相应的规制作用,以便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至于法官行使审判权的 绝对的法定证据评价方式[8]。也就是说,当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法官行使审判权对证据的评价行为应当依法进行;而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则法官只能采取自由心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3.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第4期 【摘要】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应界定为法官和律师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以及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的实现都很不利,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从制度上对证据调查特别是证据保全的次数与时限都加以明文规定。 (三)证据调查全面性之反思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基本和本诉中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同。不同的方面是:(1)只有当法院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时候,该第三 :A、原告申请追加第三人;B、被告申请追加第三人;C、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对于上诉三种情况,原告、被告、第三人申请后,法院应作初步的审查,如果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3.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从静态层面上来看,举证时限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期间制度,期间的超越在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而言一般为权利的丧失,如上诉权、管辖异议权因为期间的 【作者简介】 单锋,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 [1]罗玉珍主编:《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页。 [2]1982年《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着争议。第三,该事实不属于诉讼上免予证明的事实。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事人主张的有关实体权益的法律事实,即当事人间争议的民事法律 、地方性法规和外国法为法院不知时,也会成为证明对象。 五是特别经验定则。众所周知的经验定则无须证明,但若运用专门性经验定则且为一般人不知时,则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4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 调解 [论文摘要]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法院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但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 谅解的基础上解决纠纷,增进团结。 (二)它有利于增强当事人和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当事人在调解中的活动主要是陈述事实和理由,审判人员的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54.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规范的主体对象是法院而非当事人,自认对当事人的效果来源于禁反言原则。禁反言是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当自认的前后说法不一时,应以前一自 说明不够时要加以补充,还要表明证据方法。为达此目的,在必要时,审判长应与当事人共同从事实上和法律上两方面对于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进行阐明,并且提出发问。从听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