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诉讼的全过程。对辩论原则的这种理解和界定,实际上使当事人的辩论行为失去了对裁判者的拘束,必然使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辩论原则非原则化,成为非约束性原则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20) 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21) 陈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9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有关基本原则的规定是与民事诉讼的任务、适用范围等合在一块,以第一章的篇幅共17个条文加以规定的。如果没有理解错,立法企图突出该 的反面。82年规定为“着重进行调解”形成了全面盲目追求调解结案率,91年民事诉讼法为弥补不足,规定为“自愿合法进行调解”,但实践中未能遏制负面影响,并且法院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全过程。对辩论原则的这种理解和界定,实际上使当事人的辩论行为失去了对裁判者的拘束,必然使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辩论原则非原则化,成为非约束 ,中国民商法律网(www.civillaw.com.cn)。(12)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21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7.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民事诉讼法》有关基本原则的规定是与民事诉讼的任务、适用范围等合在一块,以第一章的篇幅共17个条文加以规定的。如果没有理解错,立法企图突出该章 有提出义务的文书或以其他方法使之不能使用时,法院可以认为对方当事人关于该文书的主张为真实。其次,禁止胁迫行为。各国法律均规定由于受他人胁迫所为的行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42.html -
了解详情
得很抽象、很笼统,缺乏操作性,法、检两院对这些问题产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造成两院在民事抗诉案件再审程序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民事抗诉 审判程序之一,也必须贯彻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换言之,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调解制度,必须贯彻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始终,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的程序之一,同样可以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61.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与司法实践构想 (一)立法建议 第一,在调解原则继续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ADR)。 调解如前述,在中国 差异,而且在意识上也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存在当事人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对法律条款不理解;甚至有的当事人将个人利益扩大化,片面追求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58.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有鉴于此,笔者拟对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关于该原则的理解,以及借鉴、引进中的有关问题加以梳理,以求对于这一原则的准确理解、把握,进而推动有关引入、 稿中,均没有关于把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提法和建议。 其次,如果泛意的脱离司法审判和诉讼活动的特殊性而言,实事求是无疑是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75.html -
了解详情
就自然成了大陆法系民诉界议论的热点问题。辩论原则在大陆法系民诉理论中的地位就决定了释明权的地位。几乎所有关于民事诉讼基本问题的专著都必然触及这一问题。 。 再次,诉讼资料不充分时,可以通过释明令其补充。德国民诉理论与日本民诉对此的理解有差异。德国民诉理论认为,释明权是要求当事人将自己提出的诉讼资料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8.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包括以下两个子问题: 首先是民事诉讼基本权的宪法化问题。在人类漫长的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些关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本原则,之所以将它们看作基本原则 化 对于本土化这一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本文的一个前提是,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应以建立现代法治为基本的坐标,基于这一前提,这里所说的本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包括以下两个子问题:首先是民事诉讼基本权的宪法化问题。在人类漫长的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些关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本原则,之所以将它们看作“基本原则” 化对于本土化这一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本文的一个前提是,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应以建立现代法治为基本的坐标,基于这一前提,这里所说的本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