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活动,更不能参与法庭调查; 其二,检察院抗诉是事后监督,而不是其提起和参加的民事诉讼,也不是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所以,检察院在再审程序中不 ,只是我们在坚持这一制度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使其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审判监督。 注: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 2、《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是他们会正当行使它,法官只对法律和自己的良心负责。 那么,这里也有必要谈一下法官的有效约束机制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再设立一重外在监督机构,如果法官是 21] 参见叶自强: 《民事诉讼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到第3页。 [22] 参见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64.html -
了解详情
是他们会正当行使它,法官只对法律和自己的良心负责。 那么,这里也有必要谈一下法官的有效约束机制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再设立一重外在监督机构,如果法官是 21] 参见叶自强: 《民事诉讼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到第3页。 [22] 参见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弘扬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确立民事诉讼程序应有的权威,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三、民事诉讼目的论民事诉讼目的是指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或设立 说认为,在实体权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诉讼或审判制度,近代实体法只不过是民事诉讼或审判经验的总结。既然如此,民事诉讼的目的就不是保护私权和维护私法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5.html -
了解详情
当今的司法认知规则。何为司法认知,认知什么,怎么认知?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诉讼专家探究和争论的焦点。司法认知作为一项诉讼规则,在国外颇受重视,但在我国 可能成为司法认知。因此笔者认为,民事诉讼司法认知,是指在民事诉讼的审判过程中,法官对于案件审理应适用的某些特定事项,按照一定的程序,依职权或依申请确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59.html -
了解详情
,但由于该制度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仍然是在走纠问式审判的老路,使本来就不平衡的控辩双方由于被害人或民事原告 返还原物或折价赔偿 .大陆法系国家以法国为代表,刑事立法鼓励受害人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提出民事赔偿救济的同时,也充分兼顾了民事诉讼的独立性,使原告人选择提起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使命。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只能说,我们把发现案件客观真实比确保法律解释与适用的统一看得更为重要,而非相反。事实上,从现行民事诉讼的运行状况来看 的诉讼效率降低等。因此,无论从诉讼程序机制的建构层面,还是从诉讼程序机制的运作层面来说,民事诉讼的理想状态是尽可能在一审程序中使纠纷得以彻底平息和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7.html -
了解详情
,但由于该制度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仍然是在走纠问式审判的老路,使本来就不平衡的控辩双方由于被害人或民事原告 代理人出庭或缺席判决。比较而言,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比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更有利于实现被害人的赔偿请求,其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程序可以得到及时适用,不必等到进入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是什么?二审民事诉讼的目的有无其自己的特点?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问题似乎与民事审判实践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民事法官平时忙于审理各种各样的民事案件,忙于解决形形色色的 )、改判、发回重审、指令审理、调解和撤诉等在审判实践中二审程序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的存在问题不大,以维持原判(原裁定)、改判、发回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6.html -
了解详情
得多。在法律直接为当事人提供向对方或第三者收集证据及其他信息的手段这方面,美国民事诉讼的发现程序无疑走得最远。这项制度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美国法的对抗 争点》。)而且在审判实务中,这种和解实际上经常是通过法官积极的调解活动才达到的当事人合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和日本民事诉讼的专门术语中只有“和解”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