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金额的中文与数码记载不一致,票据上附加付款条件不合法等。(2)票据的付款期限未到。(3)票据的权利时效届满。我国《票据法》第17条规定: 版,第151页。 [4]、[5]、[6]、[9]、[11]王小能主编:《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第130页,第92-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11.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从而产生失票人在不持有票据的情况下也可以行使票据权利的效力。通常情况下,票据的权利与票据是牢固结合、密不可分的。而除权判决恰如一次法律上 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697页。 [8]蔡玉明:《票据法与律师票据业务》,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页。 [9]姜建初、章烈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18.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票据上记载有其名称(或姓名)从而与票据的权利义务有关系的当事人。这类人在汇票中主要是指出票人记载的付款人,该付款人未进行承兑或无需 按照《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1910年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和《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公约》拟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111.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有些属于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有些属于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有些属于记载有益事项,画蛇添足的多余记载就属于记载无益事项,甚至是记载有害事项。绝对必要记载事项顾名思义就是一定 条第2款规定: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参考文献】 {1}王小能.票据法教程[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34.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其暂时性,不能解决票据被善意取得后的失票人的权利保护等等。 我国《票据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了挂失止付 同时通知付款人停止支付,并在3 日内发出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公示催告的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60日。付款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89.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水平功能的个别的法律行为,更被赋予了无因性。因为汇票自开始出现之日起,就是融资的一种手段。除即期汇票外,它实际上是一种信贷工具,由银行或金融机构作为受票人 ,第一,票据对价不仅要真实,而且要与持票人所获得的权利相对应。支付明显不对等的代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票据法推定为恶意持票人;第二,原有的债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54.html -
了解详情
、多人或者全部债务人行使追索权。(e)追索权可以多次行使。在发生一次追索权而将票据转移到被追索人以后,该被追索人同样可以作为持票人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权利,从而也就确定了该正当持票人对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者享有请求返还票据的权利。 在一般的票据理论中,只有在持票人因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5.html -
了解详情
条采用的正是这一标准。另一方面,受让人在取得票据时虽无恶意,但存在重大过失,也不得享有票据的权利。在民法理论中,重大过失是相对于一般过失和轻过失而言 第86页6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3-302条 7 蔡玉明:《票据法与律师票据业务》,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8 郭泽华:《论票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62.html -
了解详情
上附条件的(如出票时在票据上附有收到全部货物即付款的记载),票据无效。如果允许这种记载合法存在,将会使票据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从而 的,那么在持票人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时同样应该受到限制。作为利益偿还请求权产生原因的时效届满和手续欠缺则当然地不能作为抗辩事由。而且因为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96.html -
了解详情
汇票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背书人个人之间所存在抗辩之事由对抗执票人,但支票人取得票据有故意损害债务人之行为者,不在此限。换言之,质押背书产生了切断抗辩的效力 取得制度对质权人予以保护。在票据质押中,存在着权利瑕疵风险,即存在着票据的权利瑕疵,可能使取得的票据面临第三人权利要求的风险。法律必须分配善意取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