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律》第2012-09期 【摘要】近年来引起公众关注的几起疑似精神病人犯罪案件,折射出我国死刑案件中精神病司法鉴定存在的严重问题。以中美相关 鉴定与治疗的衔接。 三、加强死刑案件精神病鉴定的程序保障若干设想 探讨上述典型案例的目的并非重新挑起被告人是否有精神病的争论,而是希望从这些案件所反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311.html -
了解详情
,第201-202页。 [8]参见周庆、薛永奎、李安民:《河南省漯河市精神病人犯罪案件调研报告》,载正义网http://www.jerb.com/jcpd/jcll/201009/t20100903-412945.html, 20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由邱兴华案所引发的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争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刑法对精神病人予以了从宽处理,但是这并不代表放任精神 减刑的具体条件。立足我国当前司法体制现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或运用典型案例的方式加以指导,统一死刑适用标准,这对于司法中限制和减少死刑无疑具有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由邱兴华案所引发的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争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刑法对精神病人予以了从宽处理,但是这并不代表放任精神 减刑的具体条件。立足我国当前司法体制现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或运用典型案例的方式加以指导,统一死刑适用标准,这对于司法中限制和减少死刑无疑具有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4.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标准。因而法律要求行为人对其危害行为负完全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考虑到间歇性精神病人的特殊 ,对躺在地上的李某头部又打了两棍,致李某重伤,留下后遗症。该案例中,行为人因前后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故意和实施了两个不同的行为而使整个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0.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因此,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我国是这样处理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行为的时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 去年共收集了324例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其中涉及服刑人员的有34例(占同期在监服刑人员的2%),他们大都是重性精神病人,因为明显影响到监狱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044.html -
了解详情
学术使命并构成了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二十多年来在所有围绕法律热点问题和轰动案例的讨论中,权利话语几乎无一例外地担当了主角。诚如张文显教授和姚建宗 在联邦犯罪中否认将无法抑制的冲动作为抗辩理由。 与我国相比,美国目前对待精神病人犯罪的总体态度要严苛得多。其医学鉴定标准始终受到法律检验标准的严格控制,后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72.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障碍因素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晚近的一些案例又往往将这一问题同死刑问题牵扯在一起,因而受到极大的关注。从精神障碍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不论犯任何罪,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1957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1.html -
了解详情
是国家宽大为怀,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第2项不满16岁的人犯罪不予处罚和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以及此前所述第3项规定情形,不能一方面国家 199页。 ⑵系1994年国家赔偿法条文。 ⑶参见沈德咏主编:《国家赔偿法律适用与案例评析》,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874~876页。 ⑷高家伟:《国家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86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必须承受的、社会实施的一定防卫措施的地位。[27]明这种观点来解释上述案例中王某某的行为,势必推断出其行为当时就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我们认为 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