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的方针,强化必要的考察措施。要建立得力的帮教组织和严格的劳动、学习、汇报、外出等考核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活动。缓刑犯一般 放到社会上是否有较好的客观改造环境。对罪犯所在单位和居所地考察能力较差、治安状况不好的,或者罪犯暂住本地谋生期间犯罪的,要慎重适用缓刑,可以在幅度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78.html -
了解详情
收监。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十六条,保外就医罪犯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外出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十七条,保外就医罪犯有 执行机关。这说明犯罪地公安机关可以立案管辖。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监外执行的罪犯重新犯罪是否需要履行逮捕手续问题的批复》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36.html -
了解详情
在各国都是共同的。此外,作为奖励措施,对于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确已悔改或有立功表现者,可以减刑、假释、缓刑或提前释放。苏联允许适用假释,匈牙利和捷克可以缓刑 重要因素”问题,从预防重新犯罪角度来考虑的。但是,罪犯在改造期间是否能改造好,刑满释放后是否存在再次危害社会的可能,这在法院对其犯罪行为判处刑罚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0.html -
了解详情
甲不构成保护责任者遗弃罪。 【事例2】 年轻的少妇丙跟幼儿丁一起生活,期间多次外出与情人幽会而把丁独自留在家里,造成丁营养失调的状态。按照生命、 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32] 由上述两个典型判例可以看出,我国实务中认定遗弃罪情节恶劣,与其说关注的是遗弃行为本身是否给被遗弃人造成生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978.html -
了解详情
、经查证属实的除外;保外就医罪犯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外出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由此,法律一般允许或者规定保外就医期间可以或者应当折抵刑期,但骗保、超过批准的 对该罪犯适用保外就医基本上是妥当的。保外就医期间并不同缓刑期间、假释期间那样是一种考验期间,它本身就是一种执行期间,根据事后不可罚的原则,只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7.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仍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当被告人与被害人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时,法官对是否可以适用非监禁刑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被告人对民事部分依法进行了赔偿, 缓刑的条件对犯罪人进行审查,在犯罪人明显不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情况下宣告缓刑,致使被判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间再次危害社会的,应当追究其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343.html -
了解详情
的非监禁刑种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对缓刑、假释罪犯的监督考察不利。有些地方缓刑、假释罪犯外出打工、经商无人过问,脱管、漏管现象严重,普遍 并非所有案件都要作出禁止令。是否作出禁止令,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作出裁量。 3.进一步明确了罪犯在管制、缓刑、假释期间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88.html -
了解详情
的非监禁刑种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对缓刑、假释罪犯的监督考察不利。有些地方缓刑、假释罪犯外出打工、经商无人过问,脱管、漏管现象严重,普遍 并非所有案件都要作出禁止令。是否作出禁止令,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作出裁量。 3.进一步明确了罪犯在管制、缓刑、假释期间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74.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进行监督考察、教育帮助、日常管理工作。人民检察院依法负责对执行和管理活动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第二章 交付执行第四条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管理机关在 、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请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十八条 罪犯在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通报原判决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161.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第四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 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的对象是否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人,值得研究。2003年7月10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9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