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都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刑法》为什么对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和票据诈骗罪等罪作出有区别的规定? 显然用所谓立法的疏忽或立法的简约作为理由是 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这个意见的合理性是存在疑问的,因为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可以形成想象竞合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7.html -
了解详情
立即发现的方式,公开把财物抢走,但不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抢夺罪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本质特征。其实,抢夺并不以夺了就跑为要件, 问题。[33] 再如,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刑法理论不仅指出上述对应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至于贷款诈骗罪,其行为特点是在贷款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贷款。但是在贷款过程中虚构事实或 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完全地为己所有,任意支配。同时应将刑法上的非法占有与非法占用区别开来。占用并非占有。非法占有侵犯了财产所有权的全部权能,而非法占用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0.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2、要把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区别开来。有些借贷人在获得 在20万元以上的。后者即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2)携带贷款逃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54.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2、要把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区别开来。有些借贷人在获得 在20万元以上的。后者即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2)携带贷款逃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53.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 2、要把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区别开来。有些借贷人在获得 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本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46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首先,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金融诈骗罪与相关民事纠纷、民事欺诈行为(即金融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别关键。其次,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金融 8.骗取贷款后,拒不承认贷款事实的;等等。⑾但如果行为人取得贷款本身并不明显违法,则第3、5情形与《2001年纪要》关于严格区分贷款诈骗罪与贷款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50.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的合同纠纷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甄别: 法律特别规定,在签订、履行贷款合同过程中,骗取金融机构(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不是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构成贷款诈骗罪。因此,对本罪涉及的合同的种类进行适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020.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突出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规定贷款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则是为了强调贷款诈骗罪与一般的贷款违法行为的不同等等而对于 假信用证。 值得注意的是,伪造信用证并不构成信用证诈骗犯罪,只有使用伪造的信用证骗取他人财物的,才属于诈骗犯罪行为。其使用伪造的信用证的来源,可能是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34.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骗取行为的,不可能成立诈骗类犯罪。争议主要在骗取票据承兑罪与骗取贷款罪之间展开。 与前述贷款诈骗罪的主张类似,骗取贷款罪的主要理由在于,厂商银业务名为票据承兑,实为 贷款授信属于表内授信,票据承兑授信属于表外授信,两者不能等同,其区别主要表现为表内授信列为资产负债,而表外授信则否。主张票据承兑授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4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