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致人损害之案件,应首先适用《环保法》等专门法律法规。排污超过标准污染环境致人损害,无疑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并承担相应之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因为 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是环保部门决定排污单位是否需要缴纳超标排污费和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而不是确定排污单位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界限。《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34.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加强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保护,通过促进参与来达到提高政府的环境管理水平,保护环境质量,使人们免受环境污染对健康生命的危害与威胁。 其次,把享有适宜、 在环境损害主要源于政府失职行为的国家,国内和国际人权法对于弥补和救济法规制订和法律实施方面的缺陷与不足,都是大有可为的。 国家担负着一项积极义务,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存在极大隐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荒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因此我国现阶段正处在进入环境法的历史转型时期。 总之,环境法作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须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而我国《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22.html -
了解详情
公益诉讼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到环境管理当中来,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公共环境利益。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西方 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37.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科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源涵养功能持续改善 甘南高原生存环境恶劣,生存空间狭窄,加之为了保护生态功能区而使当地群众牺牲了部分发展机会 长效机制的法制化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生态补偿行为的实施等,都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来实现。同时,生态补偿法制化也是生态补偿本质的内在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49.html -
了解详情
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要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 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并充分发挥城镇应急救援力量的辐射作用;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022.html -
了解详情
1988年环境保护基本法草案起,永续发展原则就始终存在,而且均作为最重要之原则在法律的开始部分即予以规定,其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之地位可见。反观大陆立法,虽已 包括:制(订)定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策定国家环境保护计划,建立永续发展指标(第七条);发展相关科学及技术,建立环境生命周期管理及绿色消费型态之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2.html -
了解详情
运输容器的,应当在首次使用前将运输容器质量合格证明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或者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标准 应当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辐射防护与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四十九条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27.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当不动产权利人违反该条时,相邻不动产权利人即可依据此条提起民事诉讼,而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也可依本条对违反规定者进行行政处罚。立法上没有作明确的公法与私法 规定,是关于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总栝。与德国法上的煤气、蒸汽、臭气、烟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465.html -
了解详情
核能立法--我国的核能安全立法的渊源我国的核能安全立法的渊源体现在4个方面: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际条约与惯例。以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三同时制度是在我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中国的独创,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