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封建官报从新闻采集、文稿编辑、初稿送审、官报抄写到传播发行的完整的运作体制。[8]据史籍记载,宋代即有朝廷下诏:“今后有私撰小报 诽谤或者披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者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41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著作权侵权的刑事责任。[58]依据该规定,受追究的行为主要限于复制发行和出版行为,而且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称所谓数额较大个人所得须超过5万元人民币或单位所得超过20万人民币。[59]2004年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出台司法新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68.html -
了解详情
还历纪念刊行委员会编:《现代宪法的基本问题》,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75年2月20日初版发行,第95页。[⑨]参见日本京都地方裁判所在京都府学连事件中的 该业务,以及其行为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本文在此不做任何评论,但笔者认为用人单位了解应聘者的经历恰是其行使自身知情权、维护自身利益的表现。当然,用人单位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89.html -
了解详情
转报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批。从事出版物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单位,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审核,并向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未经许可并依法登记而印刷、复制、发行出版物的行为为非法经营出版物行为。该行为与非法经营法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7.html -
了解详情
接触到内幕信息的人员”,被认为是准内幕人员,如依法对该上市公司或证券公司等单位行使搜查权的警察和检察官,行使审判权的法官、行使调查权的税务官、签发许可证的有关 这一点上已达成共识,但相对忽视了发行证券的公司、企业的权益(注:参见白建军著《证券欺诈及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第14—16页。)。四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8.html -
了解详情
如第217条、第250条、第363条、第364条。分则条文用语为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传播等。(4)泄露类,如第398条。(5)非法 者破坏其特定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38)刑法第362条规定了特定单位人员构成的窝藏、包庇罪,刑法中也有其他基于职业特殊性被规定为特殊主体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513.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着普遍服务的社会义务。邮电部门可以利用其遍布城乡的通信网路,将报刊出版单位出版的报纸、杂志以订阅或零售的方式发送给读者。邮政企业与用户之间因使用 表示愿意接受拘束的意思,只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 有时候,大众媒体出于广大发行、增加收视用户等经营利益方面的目的,会刊登一些推销自己产品(报纸、节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41.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超量下达印刷发票的任务,或者接受税务部门委托印刷发票的单位超量印刷发票,是属于有形伪造还是无形伪造发票?在认定上可能存在争议,若认为 、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8.html -
了解详情
七条第二款规定,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三 一定的法律责任,从而解决了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即当行为人以不知所出版、发行等的作品为侵权品为理由抗辩时举证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的问题。按照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45.html -
了解详情
名词在著作权法中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涵,著作权法也专门对复制、发行、出版等术语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有些术语的含义也在 产生载体的再生,关机后该信息不会再现。[ 4 ]传统知识产权法理论认为,作品的发行必须包括作品载体(原件或复制件) 的转移,即书籍、报刊、磁盘、光盘等记载作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