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根本解决量刑失衡问题,减少“人情”案,在于从量刑的规范化入手,进行量刑制度改革,更在于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着手,改革司法体制。 (三)量刑制度改革的意义 量刑的公正与平衡。所以,量刑制度的调整也是刑事诉讼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量刑制度的改革必将给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和实践带来一系列变化,由此也为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1.html -
了解详情
有罪证据不确实、充分,被上诉、抗诉后,可能被二审法院撤销或改判;二审裁判生效后,也可能被再审程序推翻,以至于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当然,我们主张法院承担 一切事实真相。 确立并坚持公安司法机关及办案人员的证明职责理念,在立法上就要坚持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以事实为根据的诉讼原则不动摇。近年来,在法律真实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55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的。 所以,人民法院审理清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通过改变判决直接确定第三人的权利,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同时免除了另诉给当事人带来的 ,当依法予以处罚,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的,申请执行人还可以另案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九、二审程序制度 二审程序的职能重在解决案件事实争议和法律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28.html -
了解详情
印证的证明模式正是以我国司法机关相互印证的办案模式作为程序支撑的。然而,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背景下,我国相互印证的办案模式面临极大地挑战,本文探讨刑诉法再 的工作也就是突破口供。为了突破口供,司法机关甚至不惜采取非法手段,而立法只能对讯问程序采取相对宽松的立法态度。 (二)致力于维持作为印证证明中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77.html -
了解详情
对当事人的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申请不予批准的情况下,立法也没有赋予当事人有效的救济途径。因此,如果严格地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为依据,即便承认测谎的鉴定属性 10]另一方面,控辩平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被追诉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诉讼程序的公正。在新的科技证据的运用上,控辩平等意味着控辩双方享有同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4.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已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修改及其司法解释的制定 《解释》第28条和《民诉法》第186条的规定,受指定的法院应适用二审程序审理。在此情况下,受指定的法院能否依据《解释》第38条的规定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找准两者的平衡点是极其重要的。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立法指导思想设计再审程序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这一立法指导思想有失 充分理由。对在民事诉讼中伪造或变造书证,证人作伪证在大陆法系国家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故当事人以此种理由提出再审之诉,民诉法要求须提出确定的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6.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我国刑事二审程序处理上比较特殊,上诉案件并不是完全由二审法院做出最终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很多是由二审法院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某种犯罪的符号,从刑罚关系上来讲,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上罪名都是刑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罪名就没有刑罚。[9]笔者认为,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47.html -
了解详情
,引导人们善待死刑,促使人们树立尊重生命、杀人残忍的观念和正确的死刑观与犯罪观,但不考虑民众基础的立法与司法会是一种何等效果呢? 因此, 依据。关于死刑核准权,原刑法、刑事诉讼法均明确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和判处死刑的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涉及上诉期间以及二审和死刑复核程序。但这并不代表笔者所意欲构建的刑事诉讼办案期间的相关理论也只能适用于一审判决之前的诉讼程序中。之所以做这样 制度环节进行改革和废除,对有利于正义实现和效率提高的制度进行立法化。如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设简易程序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随后在2003年推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