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别。但是,所谓客观归责的观念本身和其刑法理论体系上的地位等,尚缺乏明确性,存在不少问题。应该说,没有放弃相当因果关系说而采用这种理论的必要 《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50页。 (61)参见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6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差别。但是,所谓客观归责的观念本身和其刑法理论体系上的地位等,尚缺乏明确性,存在不少问题。应该说,没有放弃相当因果关系说而采用这种理论的必要 《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50页。 (61)参见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6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2.html -
了解详情
力量联合与分工而变得更为容易 [ 8 ] ( P316) ,因而共同犯罪较一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 共同犯罪之本质应在于主观方面之故意共同与客观方面之行为 聚讼。在此情况下,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很难区别。因此, 我们需要借用大陆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理论来进行区分。在大陆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0.html -
了解详情
的麦草垛燃着,结果烧毁麦子5万多斤。在这个案件中,东南风正是一个很重要的自然条件,若没有东南风,不至于引起麦垛起火。但不能因为东南风而否定某甲乱丢烟头 的,是条件。如吕心廉先生在《谈谈犯罪的因果关系》一文中指出:刑法上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就是从现象的普遍的相互联系各个环节中,抽出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99.html -
了解详情
,但却具有违法性,自然现象至今为止,从未被法律宣告为违法,而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在刑法上是具有法律效果的,例如对于不构成犯罪但被法律评价为违法的行为 意义的。可以说,能够实施作为的Y1―――YN 的不作为,作为一个总体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肯定了这个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之后,再具体确定谁应该实施作为,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77.html -
了解详情
刑相适应原则。 (四)非法人体试验罪认定中的因果关系 犯罪的成立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大陆法系传统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认定学说主要包括条件说、原因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 手段。[24]只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可成立疫学上的因果关系:该因子在发病的一定期间前曾发生作用;该因子的作用程度越显着,患病率就越高。该因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果关系。有观点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分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但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是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有观点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把犯罪因果 时期的刑法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一些刑法上的重要理论,如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构成等问题,人们不敢问津。各校编写的教材,也大都是适应政治运动需要的产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4.html -
了解详情
。这不仅没有很好地从体系上区分中外犯罪构成理论,也将定罪与量刑的角度混为一谈。 类似的混淆还有因果关系。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一个单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9]钱大群、夏锦文唐律与中国现行刑法比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夏 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而不论这种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先行行为如果是违法行为,那么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足以达到刑事惩罚性,行为人理所当然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行为人先前行为是合法的 没有履行特定义务,使危害结果发生成为不可避免,所以他的不作为就成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也就由此而产生,可见,不作为犯罪中因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7.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所谓客观归责的观念本身和其刑法理论体系上的地位等,尚缺乏明确性,存在不少问题。应该说,没有放弃相当因果关系说而采用这种理论的 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干事、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干事,1998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