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证人之间、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证人之间进行”[4]。尤其是对于人民法院和诉讼代理人能否成为质证的主体,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引起上述分歧的原因,是 的主体,但当事人授权后即可成为质证的主体,正如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授权可以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一样。 三、质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839.html -
了解详情
与证人之间、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证人之间进行[4]。尤其是对于人民法院和诉讼代理人能否成为质证的主体,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引起上述分歧的原因,是 的主体,但当事人授权后即可成为质证的主体,正如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授权可以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一样。 三 质证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2.html -
了解详情
理性救济,使被害人心理达到一定的平衡,体现社会的公正,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被害人泛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 具有完整的原告权利:有权要求被告人赔偿所遭受的物质损失;诉讼过程中在法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可以与被告人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并以此终结该刑事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059.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证据。这种补充证据与《规定》第5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时提出的证据具有类似性,就此意义而言,以新证据表明此类证据是会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27一428页。 [10]英国虽然在1933年取消了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制,但是并未影响到庭前准备程序的存在,举证时限制度仍然对法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来看,司法解释活动实际上充当了司法程序的权利生成的角色。 具体来讲,民事诉讼中司法能动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程序控制 所谓程序控制,就是法院对 决定何时实施证据交换、何时开庭审理、诉讼是否应当予以合并审理、诉讼是否应当分开、是否追加被告、是否应当同意变更诉讼请求、是否应当同意被告提起反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9.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司法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在诉讼开始后,原告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部分或全部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或拒绝达成调解协议;在 的信用保障文明 诚信理念来源于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诚实不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06.html -
了解详情
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虽然 民诉法第113条规定了当事人享有起诉、反诉、变更诉讼请求、撤诉等处分权,但民诉法把法院负责查明 案件客观真实作为 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六,建立证据交换制度。鉴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发布实施,举证时限与证据 交换已基本确立,因此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7.html -
了解详情
裁量权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次,在阐明权制度方面,《证据规定》第35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 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这是《民事证据若干规定》规定法官阐明权的唯一条款,无疑具有很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义务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判权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诉权。从义务的角度讲,作为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的义务,在于依法履行 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审理民事案件,首要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11.html -
了解详情
家公益律师事务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知名学者发起悄然成立,无偿为进行公益诉讼的人们提供法律援助。2005年10月15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 应界定为程序当事人或形式当事人,其实体处分权应受到限制,如原告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的行为须经人民法院同意,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和解,被告如确有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