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再审无次数限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出发,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提供证据,一审可以,二审可以,终审后发现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的,还可以申请再审。这样规定的弊端在于:首先,有违两审终审制原则。两审终审的含义,应当包括案件的所有证据尤其是主要证据应当经过两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5.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再审无次数限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出发,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提供证据,一审可以,二审可以,终审后发现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的,还可以申请再审。这样规定的弊端在于:首先,有违两审终审制原则。两审终审的含义,应当包括案件的所有证据尤其是主要证据应当经过两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0.html -
了解详情
终审程序地位,破坏了我国两审终审审级制度的完整,而且还严重地干预了当事人对其私权的处分。 (二)现行再审制度违背现代民事诉讼中诉审分离的原理 的原则,即基于诉权发动程序的权利由当事人行使,而基于司法审判权对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并裁判的权力由法院行使。如果允许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主动发动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4.html -
了解详情
业务素质等,都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和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认真总结多年来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我国 终审制原则。两审终审制的含义,应当包括案件的所有证据尤其是主要证据只经过两级法院审理质证;其次,为当事人制造假证创造机会。现实中,有些当事人在终审判决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32.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再审无次数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出发,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提供证据,一审可以,二审可以,终审后发现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的,还可以申请再审。这样规定的弊端在于:首先,有违两审终审制原则。两审终审的含义,应当包括案件的所有证据尤其是主要证据应当经过两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97.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权,由当事人通过正常的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如当事人不服法院一审裁判,应当通过正常的上诉程序寻求司法救济,否则有违民事诉讼法两审终审的立法初衷。原则上,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应当先行上诉,如果怠于或规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371.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9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由第二 与上诉权,使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得到上升,通过上诉权的行使启动二审程序,从而通过二审程序间接的行使监督的权利。而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度又决定了被告人在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63.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因此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是否完全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值得质疑。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理论,适用普通程序 案件一律实行两审终审制,而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基本都是有基层法院予以审理的,并且《民事诉讼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民事诉讼基本法。最高人民法院是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2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应当受制于审级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为民事纠纷案件设置的是两审终审制度,二审基于其终审的性质,不仅承载着继续审理的责任 为代价,进而使立法为提高司法效率的“辛勤努力,最终可能徒劳无益”。[11]说到底,对民事诉讼而言,欲“建设一条更好的公路却同时不对使用该公路的行为”付出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2.html -
了解详情
等,应居于当事人举证责能力不同和劳动法价值旨向上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的司法解释十三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作出开除、除名、辞退、 可以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请复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则按民事诉讼程序两审终审。 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应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理想选择。仲裁前置、一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