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其作出的管辖权决定是终局的,完全排除了法院的监督。当事人不得另行向法院提出异议,即使在仲裁裁决的撤销或者承认和执行程序中。如德国在 ,另一方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作出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从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仲裁管辖权的最终决定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1.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公开。执行程序从实质意义上公开才能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对中止、终结执行、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等重大事项,要把确认的案件事实和作出决定的理由 ,申请执行人有义务对实现自己的债权举证被执行人的财产和线索,这在传统的执行实践中人民法院没有重视,现在人民法院对此高度重视,甚至有的法院以此作为挡箭牌,消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85.html -
了解详情
的开始必然要依据权利人的申请,权利人的申请与否直接决定强制执行程序的开始与否,是否申请强制执行由权利人决定,这是权利人意思自治和私权利自由处分的性质 的法律规定,行政权负有实现的职责。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抗拒执行,情节严重的,行政权仍负有将相关材料移送其他司法机关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6.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把执行程序视为民事诉讼程序的继续和完成的观点,也值得讨论。我们知道,强制执行的依据除法院作出的法律文书外,还包括仲裁裁决、行政决定和某些公证 公平清偿,在个别清偿中如果发现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则应及时转入破产程序实行公平清偿。两种制度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在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中共同发挥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00.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就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被扭曲的社会关系就能及时得到矫正。反过来,公正的执行能够获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尊重和认同,使当事人心服口服,从而有利于发挥当事人的积极性 过于繁杂,根本无法迅速终结执行程序,在实践中极易形成执行迟延的情形。而且法院的职权成分决定着执行程序中不存在先申请执行的债权人因获得优先受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原理,比如强调法院的中立性、提出程序公正决定实体公正的执行理念、主张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应当负担举证责任、在执行程序中举行各种听证会等等。殊不知,审判 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99. 〔4〕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及运行设计[J].浙江社会科学,2002,(5):84. 作者: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6.html -
了解详情
被执行人主张的债权提出质的异议,即认为债的关系不存在,法院则不能强制执行。在执行程序中对这种异议不进行审查,申请执行人如认为第三人提出的异议没有理由, ,像对待自然到期债权一样,由法院接受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或由法院依职权决定,通知案外第三人在15日内履行到期债务或提出异议。在第二阶段,如果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3.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更有甚者,法院有可能因此面临卷入纠纷的危险。 (2)法院作为发动再审程序的主体有悖于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不仅仅旨在确保法官免受行政机关的压力或立法机关 条的置疑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该条规定在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2.html -
了解详情
一规定有以下三点值得探讨:一是当事人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原审法院经过怎样的审查程序决定是否再审并无规定;二是如果再审立案的决定权仍然由本院的院长和审委会行使, 判决;2、经过二审的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3、执行程序中的不予执行的裁定、对执行异议的裁定等;第三,以下生效裁判不允许进行再审: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
变成一头怪物。绝对的裁量就像腐败一样,标志着自由终结的开始、[35]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和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36]西方国家基于权力分立原则和法院 善治》,载《长沙晚报》2010年5月11日。 [4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