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减轻法院压力,一般采取简化诉讼程序、限制上诉等制度加以协调。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至20世纪末,两种模式却逐渐出现了相互融合 。〔25〕200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司法部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8.html -
了解详情
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减轻法院压力,一般采取简化诉讼程序、限制上诉等制度加以协调。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至20世纪末,两种模式却逐渐出现了相互融合 。〔25〕200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司法部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阶段。 (二)、审判监督程序是由特定的主体提起的。 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案件再审的,由人民法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二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一些司法资源,所以收取再审审查费用是必要的,也可防止当事人以申请再审代替上诉权利的行使。 (五)、严格再审事由 由于现行诉讼法对再审条件的适用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地理及交通条件差异巨大等特点,我国确立了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即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个审级不同的法院审理并做出裁判后,就应当终结,也就是说,依照 问题或法律问题的救济手段,立法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无条件地向原审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动议或者向上诉审法院提出上诉。如果逾期没有提出重新审理的动议或者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6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民事审判活动的唯一方式。这就表明检察机关对民事案件的抗诉受到时间和程序的双重限制。根据前一限制,检察机关不得单独对法院在诉讼过程中所作出的管辖权 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应允许当事人上诉,而只有这三类裁定法律规定可以上诉。其中不论管辖权异议裁定的最终结果如何,案件肯定进入了实体审理,检察院可以对最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诉权,理应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本诉的原告对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通过上诉、申诉等途径寻求救济,而本诉的被告(即反诉的原告)却没有这样的权利。 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影响,在旧民事诉讼法中对反诉提出的时间未加规定;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第156条规定,反诉应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02.html -
了解详情
地行使自由裁量权。 四、坚持平等对抗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 上诉期限反差极大。所以不少当事人不上诉而申诉,尤其是民事诉讼当事人,既可省钱又可拖延时间,甚至危言耸听到处信访或抗拒执行。总之我国对申诉期限太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78.html -
了解详情
并直接与奖惩挂钩的情况在全国法院范围内相当普遍。有的法院在年度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审判人员必须达到的调解率目标,并设置了扣发年终奖等惩罚措施;[1]有的法院虽 明确的简单民事案件,当事人越是可以在法官的主持下通过调解方式结案。在访谈中,法官却流露出他们对那些相对复杂的、不好下判的案件更愿意花时间去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27.html -
了解详情
大,背离自由主义的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可以不限于小额案件的范围。第二,现实当中存在着对快速审判需求强烈的民事案件。从审判实践来看,劳动争议,租赁合同、物业管理 ,这样就可以提高审案效率。遇当事人要求书面答辩,法院亦应该给予合理的答辩时间,时间以规定在3-5天内为宜。3.3 庭前固定诉讼请求快速审判程序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60.html -
了解详情
过多的干预,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双方平等的诉讼地位。三是虽然当事人申请再审有时间上的限制,但对法院、检察院并没有期间的限制,导致生效裁判长期处于不确定 作出司法解释的权限,只享有和行使对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 再次,最高法院。其一,取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第一审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只将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