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行政诉讼的规定,法院的判决对民事纠纷的主体及行政主体均具有约束力[6](28)。日本的当事人诉讼由于能够较好地解决行政主体与当事人之间的行政争议以及 实践中存有三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7](738~740):第一种意见认为,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无权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其理由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5.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6号)第1条规定: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 涉农信访问题之出路 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信访产生于权利救济与纠纷解决机制缺乏的时代背景之下。[19] 1951年《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7.html -
了解详情
与行政法律关系交织共存案件的不同分类,本文主张应分别适用移送审查制度、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和当事人诉讼制度。 【关键词】多种法律关系;诉讼程序;适用 【写作年份】 ,法院判决效力优于行政裁决效力,当两者不一致时,应依法院判决最终解决民事纠纷。即使这样,当事人一起诉,行政机关的裁决很可能就不算数,不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78.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及方式 (一)程序选择的价值论证 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纠纷解决过程中法的空间的形成,来实现实体法体系欲建构的特定 的安排。惟有如此,看起来背道而驰的两种改革理路才能相安无事并且相辅相成。 第二是民事诉讼基本保障的国际化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交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73.html -
了解详情
下,如何既能够支持法院推动诉讼外及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努力,同时又规范和遏制其伴生的某些偏差和副作用,就成为民事诉讼立法修订应当予以妥善处理的一项课题。 上可规定例如案情特别复杂、具有集团诉讼性质、需要较高技术性鉴定的医疗等类型纠纷、存在疑难的法律适用问题或有法律上的一般性重要意义等情形必须适用合议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自由,单位已经不可能发挥以往对社会关系判断、协调、整合的作用,大量的纠纷处理依赖于普遍性的法律规则。中国的社会关系,正在从传统的身份社会转变到一个 诉讼解决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法院调解改革必须另寻出路。我国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除法院审判和调解外,还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仲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1.html -
了解详情
其诉求会被政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所考虑,成为社会决策、资源分配和纠纷解决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是群体利益未必等同于公共利益,集团诉讼未必就等于 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第7期。 [64]江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目的还应当抓住使诉讼区别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本质属性。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是标榜其纠纷解决的公正性。人们之所以把诉讼制度作为最后的救济途径, 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通则(草案)》(1950年)制定的基础。随后,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各地民事审判经验,先后颁布了《关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三个大中城市高、中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9.html -
了解详情
性是促使这种变动朝着积极方面转变的基本依据。但就主体意志对于纠纷解决所起的作用来看,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合意与决定。由于民事 那里存在决定性的契机[19]。首先,法院提出调解的动议,实际上表明法院希望以调解结束纠纷的愿望,虽然这不是一个决定,但对于法院提出的建议,当事人不可能没有压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6.html -
了解详情
作了详细的规定,在没有更明确的法律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除被抚养人生活费外,其他赔偿项目与计算标准仍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 模式,争取为将来全面实施奠定实践基础。 2、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各级法院要以《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