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另行起诉。总之,附带提起的民事诉讼并不会丧失民事诉讼的基本特质和基本原则:不得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但在尊重当事人诉讼契约基础上,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均应当由二审法院行政庭受理。[16]笔者认为,不能歪曲理解民事诉讼的附带性而置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和实体权益保护于不顾,如果当事人仅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3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有序进行,更关系到有关实体法立法宗旨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对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其分配规则的理解有失偏颇,立法及司法实践中更缺乏细致 编.民商法论从[C].法律出版社,第7卷。 【7】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J].现代法学,2003(8)。 [1] 参见常怡:《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72.html -
了解详情
体制的这一重大变革,冲破了长期沿袭的司法行政不分的传统司法理念,表明了清廷坚持以三权分立、司法独立为基本原则的司法改革方向,这为清廷上下进一步思考 代表性奏章而已。应当说,在清廷预备立宪不断推进而导致的政治氛围大为转变之后的官僚层中,对于司法独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已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 以预备立宪宣布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38.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要真正在司法改革中贯彻以当事人为本,必须将抽象的原则转化为现实的制度设计。要使当事人的程序性基本权利变成现实的利益,首先要将当事人享有的基本诉讼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221页;蔡彦敏:《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7]对两大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3.html -
了解详情
十一条规定的不合理性,即在民事诉讼中区分域外证据与域内证据本无必要,也无法理根据(下文将进一步述及)。在此情况下理解,该第十一条规定应是一 纠纷,而在民事、商事领域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当事人通过行使程序权利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自由处分,但域外证据证明制度却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
把纠纷带入司法程序是一个牵涉到人们对纠纷的理解,即什么样的纠纷能够上升为诉讼,以及社会环境对人们的选择有多大限制的复杂问题。[5]比如,商业伙伴之间必须 这个假设之上,即当地企业和外地企业作为原告或者被告的机会是不需要讨论的。但事实上,民事诉讼地域管辖中一个基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在一般的情况下,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0.html -
了解详情
于在程序上设计一些权宜之计,未能从民事诉讼总体架构的墓础性角度来审懊地创设相应的证据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证据法的基本原理为代价,对此实务界已 《民事诉讼法》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与结构。 (一)总则 总则部分可包括证据的基本类型、对有关术语的解释、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法律对于证据可采性与关联性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7.html -
了解详情
则诉讼程序将无法继续下去。实践中对该条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中的直接二字的理解常常过于狭窄,导致审判实践中常因原告身份证明不完全齐备,法院驳回 公正化,这就要求执法人员(法官)公正执法,审判人员严格依照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制度和按照合适的民事审判方式审理案件。在法官审查立案过程中,应认真仔细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被看作是公法,与实体法相独立。这一时期的诉讼观,早期是诉讼法一元观,基本上是从诉讼法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民事诉讼问题。公法诉权说强调诉讼法的 职权审查事项,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进行审查。 [5](P75) (三)辩论原则与诉讼行为 外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辩论主义)的基本涵义是:1.当事人没有主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7.html -
了解详情
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这就是现行的法院调解基本原则。 现在, 法院调解制度在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用于 以诱促调。 2、桎梏于原则的调解 一些审判人员, 在调解工作中一味坚持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死抱法条、僵硬理解,即使双方当事人对争议己在互谅互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