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法官只能像控制习惯法一样,对私法契约作公序良俗的消极控制。[9] 这也就是说,对作为交易双方格式合同的组成部分的企业自治规范,司法应承认其效力,承认 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职业活动或经营活动,损害了这部分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该行业的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行业自治规范容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49.html -
了解详情
成法律语言,确立了私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三项基本原则,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法典(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以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失灵。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57.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制度逃避债务和转嫁经营风险;滥用所有权侵犯他人权利;滥用合同自由,牟取垄断利润、限制竞争、侵犯消费者或劳动者权益;滥用经营权破坏生态环境。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 在同一部法律中调和个人权利和社会利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契约自由和限制契约自由的等之间的矛盾,而必须以社会本位作为指导思想,通过限制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80.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念为实质正义,价值取向为社会妥当性,模式为具体的人格、财产所有权的限制、对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的限制、社会责任。[30]我国台湾学者林纪东认为:由 新的法律激情以及通过公法来填补和疏导私法以及承认所有权与合同的政治功能。[65] 随后克尼佩尔引用了德国法学大师萨维尼的一段及其尖锐的话来描述财产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6.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私法的联邦法》第120条第2款明确规定,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中当事人的法律选择应予排除。而其关于一般合同的法律适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其首要原则。 国际私法中 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9页。 [3]尹田:《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7.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上的给付义务,但加害人均得以契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被称为契约责任的扩张。契约责任的扩张,主要是因为原有的契约理论不完备,不能很好地解决契约当事人 加强对作为最终买主的庞大消费者的法律保护,我国法律应允许最终买主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卖主及生产者提起诉讼。可以借鉴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合同的理论,扩大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18.html -
了解详情
众多的消费合同、劳动合同中厂商与消费者、雇主与劳动者形式上是平等的,但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事实上构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制,合同的内容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对这些消费合同、劳动合同进行干预也就没有违背私法自治原则。对契约进行限制的正是矫正扭曲的契约自由,正如学者所说,契约自由的限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4.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范围。《合同法》 第167条的规定,仅仅适用于分期付款买卖,而目前各国对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规范,是将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置于整个消费者合同的范畴下予以规范,将分期付款买卖 返还已付价金条款等。而这些约款对买受人利益的剥削,常有甚于上述二者,本于契约自由原则,均难认为无效,如无类如以上之社会化立法,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30.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与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个中原因是在合同法视角里,合同依然是以意思自治为主的民事关系,契约自由原则尽管受到一定限制,但是此限制与其作用的 将附随义务纳为主要内容,在部门经济法中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重点规定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的权利。这些义务以内容而言,即是保护义务、说明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82.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契约自由的形式,但是在实质上显然已破坏契约自由原则。此乃格式合同的最大弊端。因此,在格式条款已成为合同内容并经解释而确定其意义后,即应审查其 ,而且还要求平衡当事人之间利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公平与诚实信用在实质上是不可分的。欧共体《消费者合同中的不公平合同条款指导规则》第3条规定:未经个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