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有关立法规范却并未到位。 首先,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关于法人定义的规定和第37条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基本上是按苏俄1964年民法典第23条 认股、资本充足与否、职员薪金提供者、业务、是否为独立的部分、财产使用情况、董事经理人任职情况、是否存在独立的法定形式要件、贷放交易、税务财务的使用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89.html -
了解详情
5%的股东),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立法者考虑到我国《公司法》第147条明文规定,董事、监事、经理在任职期间不得转让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而认为上述人员已无 形成权与请求权可谓异曲同工了。 (二)无论哪个观点似乎都认为形成权与请求权是独立的权利。然而对于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这种分类,李宜琛先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83.html -
了解详情
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东之间,还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前五大股东相互不独立。〔8〕当大规模的股份公司存在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时,就 进行控制时,不论其利用方法如何,必须对中小股东履行诚信义务,就好像公司董事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样。〔37〕到1969年,Jonesv.H.F.Ahmanson&Co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91.html -
了解详情
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事实状态。[2]上述两个定义大同小异,都强调两方面的事实,即股东或董事意见分歧的僵持状态和公司营运活动的停滞状态。从上述 股东为被告而主张公司解散,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一定障碍。因为公司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团体,它不应当承受针对其他诉讼主体的法律判决。而法院司法解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27.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在我国学界,对商法的外延及内涵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在商法的定义上一直就存在着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和折衷主义的立法模式:客观主义是以商行为为标准 真实写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亟需商法的健全与完善,但这与商法能否独立成为一个法律部门乃至制定商事通则、商法典没有必然的联系,重要不等于单独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62.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机关理论的影响认为,法人应当对其机关(经营者)的行为承担责任:法人是被定义为由自然人来代表他(的人)。在任何时候,只有自然人行为时法人才行为;法人 保险、环境责任保险、工伤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交通工具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董事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几乎在可能产生损害赔偿责任的所有领域都会相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法规包括金融法、民事法律法规和经济法律法规和行政法律法规等。[5]按照这种定义,金融犯罪具体包括经济犯罪(包括狭义的金融犯罪)、财产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和 不在此限:1.期货交易所、期货结算机构、期货业或期货业同业公会或其它相关机构之董事、监察人、经理人、受雇人或受任人。2.主管机关或其它目的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71.html -
了解详情
和互利互惠的原则,按照下列条款和条件达成如下协议,以兹共同信守: 第一章定义 1.1在本协议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1)“中国 出让方的转让价款项应存入由股权出让方提供,并经股权受让方同意的股权出让方之独立银行账户中,由甲乙双方共同监督。具体监督措施为:股权受让方和股权出让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477.html -
了解详情
叫公司呢? 在法律上,公司是企业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应当具备 : 一、关于本案处理适用的法律。 本案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赔偿纠纷案件,对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78.html -
了解详情
董事基于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上按持有股份或董事资格独立作出自己的意思表示、参入公司意思决定的权利,广义上的公司表决权,包括股东表决权 8. 62条第4项还专门规定了合格董事即无利害关系董事的定义,即所谓合格董事指涉及董事冲突利益之交易时,该董事并没有: (1)在该交易上有冲突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