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议前置案件中,丧失申请复议权则意味着同时丧失了诉权。 三、复议时效与诉讼时效交叉时的司法救济 行政相对人在丧失申请复议权时,会向法院起诉,寻求司法救济 设立一种简易程序予以解决,即当行政相对人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予以受理。案件受理后,如确系行政机关未告知申请复议权及期限,而不能启动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22.html -
了解详情
而未同时交待复议权及其申请期限,因此程序严重违法,人民法院不应强制执行。经查,裁决三个月的诉期早已届满,被拆迁人在法定期限内并未向法院起诉。在这种 情况下,虽然诉期已经届满,但当事人仍可以在60日的复议申请期限届满之前选择行政复议。若对复议结果不服,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3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将税收行政复议前置制度绝对化。这个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税收法律中体现的很明显。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 条第一、二款规定: 纳税人 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外, 对作为涉税争议常态的纳税上的争议均采用复议前置主义。而且, 在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之前, 对于税款和滞纳金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243.html -
了解详情
居间裁决处理的性质及可诉性,行政诉讼法未予规定,造成行政复议条例就该问题所作的解释与立法不尽一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也前后矛盾,同时也暴露出法律关于行政 队、所、分队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谁做被告也无明确规定,造成实际中难以把握。另外对诉讼第三人的地位也无明确规定。 ④起诉受理方面。法律关于起诉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41.html -
了解详情
居间裁决处理的性质及可诉性,行政诉讼法未予规定,造成行政复议条例就该问题所作的解释与立法不尽一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也前后矛盾,同时也暴露出法律关于行政 队、所、分队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谁做被告也无明确规定,造成实际中难以把握。另外对诉讼第三人的地位也无明确规定。④起诉受理方面。法律关于起诉时效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2.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列举了10项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同时,在该条第11项中作出兜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行政诉讼的范围采取列举主义,仅限于法规承认的争诉事项,诉讼范围十分狭窄。“行政法院只审判法律、敕令允许向法院起诉的事项”,即:(1)有关租税及手续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4.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中国大陆,不承认在行政诉讼中存在有独立诉讼请求权的第三人,即使是民事诉讼意义上的无独立诉讼请求权第三人,在行政诉讼中仅限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 个月之次日起两个月内进行。 中国大陆因采取选择复议原则,故起诉期限分为3种情况:一是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自应当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农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是请求复议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其受理或由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于是,农民们同时“两条腿走路” 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待提高。这一点我们从前面第一个和第三个案例中可以强烈地感觉到:那些案件中相对人的问题从法律上讲是完全可以复议、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农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是请求复议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其受理或由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于是,农民们同时“两条腿走路” 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待提高。这一点我们从前面第一个和第三个案例中可以强烈地感觉到:那些案件中相对人的问题从法律上讲是完全可以复议、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1.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来看,多数案件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且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理由明显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些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理由也很勉强,经不起推敲。 内部审批即内部行政行为处理,一般不应以此为由将审批机关作为复议的被申请人或诉讼的被告。如必要,复议机关或法院将该审批机关作为第三人通知其参加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