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例中均有所体现。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列举法院不予受理的争议时提出了“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概念,并规定对于此类行为 的进程,通过丰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行政行为引导到法治的轨道上来,尽量减少和避免非法治手段的救济方式和手段,必将真正提高依法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5.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而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处理决定或其他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服的,只能申诉或控告,不得申请行政复议和求助行政诉讼以获自已权利的救济。 上述规定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人事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3.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相当多的行政侵权行为和司法侵权行为没有明确规定或者排除在外,导致大量的赔偿请求被驳回,而被法院最终受理的案件数量极少,大量被国家侵权 两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5.html -
了解详情
不起诉或撤诉而申请法院裁定的制度,称为强行起诉制度。被害人自我救济途径的规定,有利于加强对被害人利益的保护。(2)被不起诉人的救济途径新《刑事 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可以作为自诉案件受理;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可见,法院对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但对越级上访一概禁止也是不合理的。信访制度是一种非常规性的纠纷处理机制,要求非常规机制遵循 了部分辅助性工作,特此致谢。 1 调解、仲裁以及行政救济所涵盖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本文已单独讨论,在此不予涉及。 1 萧毅:《把法律送给百姓——南京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6.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制度有相通之处,但毕竟是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的政治和法律语境。信访归根到底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和权利救济制度,因此不宜将信访权利扩大理解为普遍 信访事项。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3)转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062.html -
了解详情
,于2000年3月7日向财政部提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申请行政复议。 财政部于2000年3月10日决定受理,2000年3月27日,该省财政厅向财政部 最优、效率最高”给相对人提供程序便利。 例如,在行政复议申请方式上,如果申请人不能书写,复议机关就应当接受申请人提出的口头申请并作好笔录。此外,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378.html -
了解详情
强化权利救济这一核心功能为目标,为公民提供具有实效性的、完整的、无漏洞的权利救济制度。而作为客观诉讼的行政公益诉讼,则旨在借助检察机关、公民及社会团体 司法的程序作出决定。此外,诉前申请程序在受理期限、审查程序、审查决定的效力等方面与复议程序有明显的不同。 笔者并不赞成在行政公益诉讼中设置诉前复议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7.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方式作出,申请人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被申请人对人民法院冻结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证监会准司法权确立后 规定,当事人对冻结、查封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但是,这里并未赋予当事人以司法救济权,即当事人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5.html -
了解详情
1997年6月17日以黑政复令【1997】2号文责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受理周起财的复议申请,但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可以在1997年11月16日以哈政发法字【 的法律监督规范化程度较低,而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监督最为规范化的当属行政复议制度。不过,就本案特定问题看,这里存在一个技术性问题: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