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这样规定,一是有利于及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公民被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侵犯 4、当事人合意解决行政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一经审查确定后,只要当事人一致同意调解,即给当事人一定期限,由行政机关与当事人充分协商,形成真实合意,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9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裁决提起民事上诉,而不是以裁决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和美国的行政法官就是此种制度的典型。 这样以来,诸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首先 期限也应当有所限制,从而防止行政机关进行不合理的拖延进而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9]关于完善我国行政裁决制度和程序的详细建议可以参见沈开举:《委任司法初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26.html -
了解详情
说,这一问题不仅是证据法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对整个社会诉讼观念的塑造及诉讼制度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诉讼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 、相对性,但根据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认为“应当承认案件的客观真实从总体上来说是可以被办案人员所认识的”,因此主张在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应当追求也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交换制度,而是从原则上分析调解的程序前提。这种研究,并非在进行某种制度设计。 ④以行政诉讼调解为题检索中国知网(CNKI),1981-2010总共有132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 讨论的综述见林莉红、赵清林:《回顾与反思:七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新发展》,载《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论文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社会经济法律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交织状况,不同法律之间也相互渗透和介入,民事、 理念中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统一的要求。 四、建立民事附带行政诉讼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立法的空白,制度的缺失,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健全立法,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59.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鉴定,对认定是否是工伤的结论不服,可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一审行政诉讼裁决不服还可以上诉产生二审程序。如果, 版,第223页。[8]郑尚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制度比较与分析——兼谈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方向”,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10期。[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354.html -
了解详情
集中反映,从根本上说与我国的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的某些原则性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关系甚大。⑴以下针对我国行政诉讼为什么面临执行难的问题,本人拟从法理和 、周佑勇:(论当前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途径),《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⑸参见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71.html -
了解详情
后者,因为笔者认为,将民事诉讼放到“诉讼”这一母系统中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进行比较,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三者共同具备的某些性质要素(如强制性、权利保护等)的忽视 ]参见杨荣新:《论民事程序法》,载《中国法学》1985年第2期。[6]调解还有行政调解。但无论就其功能的重要性、还是制度的完整性来说,人民调解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6.html -
了解详情
通知应诉。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行政诉讼适格的被告。我国传统的行政法理论认为只有国家机关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学校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故不属于 的期限和送达回证期限。 (四) 完善救济渠道机制 1. 完善学生申诉制度。现有的申诉制度过于简略、粗要,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对现有法规进行细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1.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具体表现有:一是劳动关系认定对工伤认定构成阻碍;二是工伤认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没有必要;三是仲裁、诉讼收费制度应当改革;四是程序整体设计欠缺效率标准与合理职能分工。第四个问题是关键。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1.劳动关系认定对工伤认定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0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