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在调解书送达之前反悔,使得审判人员具体操作起来随意性很大:有的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审判人员为防止当事人反悔,随即就制作民事调解书送达,使得当事人无时间 进行调解时违反法合法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存有上述行为,人民法院一般是不应确认,当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动员原告撤诉,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的调解活动及其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合法原则 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处分行政权,不同的行政行为和不同类型的行政案件使行政诉讼的调解受到限制。根据行政机关在行为时受法律、法规约束的程度为标准,具体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8.html -
了解详情
多地采用。但是,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就使得司法审查具体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陷入困境,而在 合理及可裁量的问题。因此,此类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当然,人民法院在调解时,必须以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为原则。衡量公共利益时,应坚持以下标准: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85.html -
了解详情
判结合是人民司法的特色[⑥]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要求,把调解作为处理案件的首要选择,自觉主动地 就是生命的损失。 [18] 沈德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论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300页。 [19] 同上注,第32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1.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和征收,却不能保障纳税人对此争议要求保护的权利,那么,税收法定原则只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由此可见,税务争讼制度从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出发,具有十分 ,不得侵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调解原则。 200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26.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意见强加于当事人。 3、意思自治原则 非诉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民间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 的类型主要包括发生在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且属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主要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债务、分家析产、赡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72.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立案调解的概念、原则 立案调解是指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在立案受理民事商事案件后、移送相关业务审判庭审理 业务审判庭出现了矛盾。相关业务审判庭认为:把大量的简易民事案件消化在立案调解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业务审判庭的工作量,但是会影响相关业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8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所谓的民事诉讼调解 庭,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1、有利于人民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83.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该法在审判监督 当事人主张和法院裁判的根据。主张解决纠纷说者注重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和诉讼经济原则。 笔者认为保护权利和解决纠纷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解决纠纷是司法追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八条【 执行问题,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试行)》的有关规定。此复附: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国务院《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