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了盗窃行为的实行行为性,而是说由于事后抢劫的典型性,盗窃行为对事后抢劫的中止,未遂的判断不具有决定意义,这些正是容易引起一部分人将盗窃行为排除在实行行为 某种犯罪,而相互利用,补充对方行为的意思。共同犯罪的意思不一定要以明示的方法表示,只要行为人之间形成默契的认识就行了。这种意思只要求存在于行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5.html -
了解详情
看,应当符合人民法院的立案标准并足以使法院产生错误认识。 虚假诉讼罪属于行为犯,犯罪行为人只要实施了提起虚假诉讼的陈述、提供出伪造的证据进而提起诉讼的行为,就 的规定,法院仍将继续审理该案并做出缺席判决,C败诉遭受经济损失。依据共同犯罪理论,A欲成立犯罪中止,除自己停止犯罪外,尚须阻止B的继续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7.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不利因素明显地尚不足以阻止行为人继续实施和完成本来就包含侵犯被害人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对此也有着明确的认识。行为人因这种轻微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基于 ,在抢劫罪的复杂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非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等)来说,还可以成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类型的犯罪中止。这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5.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共犯独立性说论者认为教唆行为独立与危害结果发生直接因果关系,因此教唆犯中止构成要求教唆人停止实施教唆行为即可。 我国刑法理论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 始可成立中止。 五、教唆犯处罚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有关规定,教唆犯处罚分三种情况处理。 (一)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7.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共犯独立性说论者认为教唆行为独立与危害结果发生直接因果关系,因此教唆犯中止构成要求教唆人停止实施教唆行为即可。 我国刑法理论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 始可成立中止。 五、教唆犯处罚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第 29 条有关规定,教唆犯处罚分三种情况处理。 (一)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09.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因素明显地尚不足以阻止行为人继续实施和完成本来就包含侵犯被害人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对此也有着明确的认识。行为人因这种轻微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基于 指出,在抢劫罪的复杂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非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等)来说,还可以成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类型的犯罪中止。这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22.html -
了解详情
贵州省册亨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1989年5月刑满释放回家后,不思悔改,又重新进行犯罪活动。1990年3月底,吴某从贵州省册亨县离家外出,先后流窜到云南省的昆明市 在抢劫罪的复杂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非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等)来说,还可以成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类型的犯罪中止。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不利因素明显地尚不足以阻止行为人继续实施和完成本来就包含侵犯被害人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对此也有着明确的认识。行为人因这种轻微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基于 ,在抢劫罪的复杂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非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等)来说,还可以成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类型的犯罪中止。这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6.html -
了解详情
共谋,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分析,应当属于共同犯罪的内容,不属于未完成罪。因此,采用未完成罪概括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只是一种概念的借用,其好处在于简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7页。)问题在于, 如果刑法分则已经包含了犯罪各种形态,对于未完成罪在刑法总则中规定的意义何在?在刑法理论上,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8.html -
了解详情
完成形态呢?我们认为,虽然本罪一经着手实施,就没有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存在的余地,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犯罪预备存在的可能。如出于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目的 国家的犯罪活动,但尚未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等。有学者认为,积极参加的从共同犯罪中的地位角度考虑,大致相当于从犯。[8]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似近武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5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