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六条 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案控制制度。没有立案,侦查机关就不能对任何人采取刑事追究措施。即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临时强制措施,一旦发现不符合立案条件也能立即解除。而只有 侦查学》,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142页。 [11]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12]龙宗智:《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2.html -
了解详情
则只能是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自行认为的需要!而对于拘留这一强制措施,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 中对于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性侦查行为应采用对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损害最小的措施手段没有相关规定。立法对于强制性侦查行为特别是直接限制和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8.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一些州刑法尚鼓励发动群众进行公民逮捕。如《加利福尼亚州刑事法典》(California Penal Code)为例,该法典第839条规定,如有必要 可对特定现行犯及逃离犯罪现场之嫌疑人实施抓捕[4],明确将公民逮捕视为刑事强制措施之特殊形式。本文主张扭送制度应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完善。 如同死刑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3.html -
了解详情
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回避 第四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第五章 证据 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拘传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四节 拘留 的条款除外,无相应条约和协议规定的,按照互惠原则通过外交途径或国际刑事警察组织进行。 第三百四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30.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在法院判决前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①],包括拘留、逮捕、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和审查起诉以及提起公诉未判决阶段 羁押条件,严防立法抽象和不足导致的司法滥权 一是严格规定逮捕条件。⑴刑事诉讼法应当明确规定哪些情况不应逮捕,可以从犯罪的种类、情节、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75.html -
了解详情
处其它刑罚;未经法院 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拘留等强制措施以及其它强制性侦查措施。可见,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原则实际上是一种司法分权机制,是权力 制度的重构:一个程序法角度的思考 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并就此提出了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通知书》进行传唤或使用《拘传证》予以拘传,而没有必要把留置作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前置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犯罪分子常常是甲地作案乙地 改革也是吻合的,现阶段除了大案要案外,派出所几乎可以侦查其他的一切案件。将刑事传唤权下放,既有利于民警办案,又可以杜绝留置权被滥用。2、启用统一制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3.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违法司法行为在内的所有行使职权行为提起的诉讼,这是防止公安机关借刑事强制措施之名规避法律、越权、滥用职权的必要途径。第二,区分公安机关的 的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现象降低到最小限度。参考文献[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新编)[M].中国政法出版社,1997.279[2]应松年。行政诉讼法[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1.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保证人并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以保证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这种强制措施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 正确实施对于司法机关依法查清案情,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顺利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都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还应当看到,由于取保候审在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