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罪,不足以从轻处罚。[7] 最高人民法院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维持原审裁判的刑事裁定书,并对王怀忠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的认罪态度做出了最终评价:在一审期间 并使被告人因此受到从重处罚的话,那么,整部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被告人权利,岂不都成为一种可带来惩罚后果的权利了?嫌疑人、被告人假如仅仅因为行使法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5.html -
了解详情
有罪证据不确实、充分,被上诉、抗诉后,可能被二审法院撤销或改判;二审裁判生效后,也可能被再审程序推翻,以至于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当然,我们主张法院承担 一切事实真相。 确立并坚持公安司法机关及办案人员的证明职责理念,在立法上就要坚持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以事实为根据的诉讼原则不动摇。近年来,在法律真实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3.html -
了解详情
何种证明标准等,对法庭审理中量刑程序能否有效展开至关重要。 根据诉讼流程,首先有机会发现、固定量刑情节的是侦查机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 体现从宽的政策,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五、二审、再审量刑程序的展开与探讨 与估堆量刑不同,《量刑指导意见》对量刑进行量化,采用表格式列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10.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真实而不可能是实质真实。[5]另一方面,由于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标准远底于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确实和充分的证据标准,因此,以形式真实或由法律真实作为民事 当事人在终局裁判作出之后以新证据推翻判决,那么现在的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都存在改革的必要。如果把举证时限的临界点定在一审开庭前,就意味着必须在审前准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50.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只是一种目标模式。加之当事人享有处分权,即二审程序的启动完全受当事人的意志所操纵,因此即使出现了新的证据能够导致一审裁判被推翻,当事人也可放弃 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 [25] 见陈朴生著:《刑事诉讼法实务》,第586页。 [26] 参见拙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将减弱。这些原因是欧洲人权法院反对诉讼迟延的条款的立法基础。[3]因此,享有迅速审判的权利已经成为被追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成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 被确立为公诉权滥用并继而对其进行程序制裁。 二是在公诉权滥用的认定上,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实现良性互动。大量违反宪法的行为被确认为公诉权滥用,比如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7.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于有效保障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犯, ,在一审开庭前甚至在二审程序中才提起,给法院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规范司法活动,应当将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间规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立案至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方是地方性法规,如果法院比所涉及的立法主体地位低,则其进行选择乃至评判的风险就很大。故而,下级法院多不敢贸然行事,请示了最高人民法院 复函》。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劳动教养行政案件是否遵循〈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的请示〉的答复》。 [5]例如,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4.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已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修改及其司法解释的制定 《解释》第28条和《民诉法》第186条的规定,受指定的法院应适用二审程序审理。在此情况下,受指定的法院能否依据《解释》第38条的规定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合法权利的精神,如关于侦查中羁押期限和起诉、一审、二审期限的规定;又如赋予了检察机关逮捕决定权的规定;等等。纵观整部法律,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它鲜明地 的限制(如速决程序限制了上诉与辩护准备时间)。就表面而言,尽管这些修正是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一种反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理想型立法与现实需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56.html -
了解详情